课题设计论证1、选题意义、课题界定、研究现状述评。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3、研究方法、实施步骤。(要求逐项填写,限3000字以内)选题意义: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在不同环境中成长,其结果必然不同。青年教师也一样。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健康成长、良好发展与他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成长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了好氛围和好环境,就会有好心态,也有了积极的前进动力,也就有了进步和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营造好的成长氛围,对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题界定: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引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实践国外研究现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伯林纳(Berliner)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较为细致地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新手阶段、进步的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五个阶段。本纳(Benner)则提出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青年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专家,一般要经过“新手(novice)、高级新手(advancedbeginner)、胜任者(competent)、精熟者(proficient)和专家(expert)”五个阶段。本纳的划分与伯林纳不谋而合,但两者对处于不同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等描述上差异很大。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崇德、申继亮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和叶澜等从教育学、伦理学研究视角出发构建的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为我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白益民以“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指标,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做出了明确界定。钟祖荣从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角度出发,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创造期”四个阶段,四阶段的终点分别对应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邵宝祥等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和成熟阶段”四个阶段。研究现状述评: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湖南省教育局成立了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是通过激烈竞争,政府严格考核通过,得到政府认可,同时,人力物力给予大力支持。因此也是备受教育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希望能通过此行动使得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工作室由主持人、成员、学员组成。成员也是在该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成员积极配合主持人处理工作室所有事务,指导学员的学习。学员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最后通过筛选确定。研究目标:在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围绕工作室活动安排,发挥名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教学健康发展和青年教师的终身发展,使小学名师工作室成为引导青年教师成长的专业平台。研究内容:1.如何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2.如何把握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着力点,确立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目标,促进和带动一大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3.如何起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教学健康发展和青年教师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方法:以“外铄论”的为理论支撑,召集名师,成立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营造成长氛围,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发挥“名师效应”,通过名师带徒、名师讲学、名师论坛、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成果推广等方式,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引导工作室成员在教学中成长,在研究中发展。实施步骤:一、召集名师,营造成长氛围,发挥“名师效应”1.营造成长氛围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相应的成长氛围,这个氛围主要指的是团队的大氛围。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群体的作用,依靠群体的力量影响个人的举动。名师工作室这个大家庭为青年教师营造好成长氛围,创造成长的条件和机会,搭建好成长的舞台,青年教师才有机会在大氛围下,在大舞台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展示和发展。培养智慧型青年教师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