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申报中级职称述职报告 (一) 参加工作的前两年,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程,不当班主任让我有了充分的时间熟悉和钻研教材,在孙苏林和成远方两位老师的倾心指导下,我慢慢的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了。 由于性格的关系,我那时候不是一个喜爱和学生较劲的老师,更喜爱水到渠成的授课方式,更同意像成老师那样跟学生在一种温柔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与进展于是我走近学生,一点一点的改变我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需要,信任他们的能力,不轻易抹煞、扭曲置换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意于树立一面唯老师独尊的大旗既传授知识也力争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大语文教学所必须的。 当然课堂教学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功夫在课下。课后的训练我一点也不放松,因为孙老师的经验告诉我:没有踏踏实实准确到位的课后训练语文教学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是不会取得实质性成果的花架子。 就这样经过两年,不敢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敢说已经窥到了语文教学的门径,但是也初步取得了小小的成绩,所教的两个班的成绩也在同类班级中比较靠前,更是让我感到欣慰。 (二) 02-03、03-04 两个学年对我来说是跨度比较大的两年,我先是担任高二的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又来到高一担任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责任和压力并存。 文科班应该更侧重语文,而高二又是紧密联系着高考的,怎样让文科的学生既能够领略到文学的优美,又不在高考的紧张竞争中落后呢?我感到这是一个对大有文章可作的美好的难题。我整理了前两年的执教思路,又向成老师请教,借济南市中语会论文评比的机会写出了论文《语文教学中的两条线》,并在论文沟通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教学中尝试把人文知识的传授和高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训练效率,加大在阅读鉴赏和写作上的指导力度,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应该说取得的效果,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又一次教高一,而且是两个试验班,学生变了,教材变了,教学思路必须转变。那一年我特别重视给学生打基础。因为这批学生在将来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他们的写作潜力,这样才能在高二高三的学习中如鱼得水,不断突破。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那一年的测评中,学生对我的满意率是百分之百这是对我最大的鼓舞和奖赏。也坚定了的教学思路。 (三) 当老师的的第五个年头,我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新班主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