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财务估价的基本概念【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介绍财务估价的基础理论: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评估,是证券估价(第5章)、企业价值评估(第7章)和资本预算(第8、9章)的基础。本章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可能出现计算题或综合题,平均分值在6分左右。【本章考点】1.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2.风险的含义3.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报酬评价4.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报酬评价5.投资组合的机会集与有效集6.资本市场线7.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证券市场线一、价值的概念1.内在价值(经济价值):1)按投资者的必要报酬率计算的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2)产出价值——资产价值取决于其产出的未来现金流量,符合理财目标3)持续经营价值——持续经营(处于正常交易状态),才能获得预期未来现金流量4)针对相互关联的多项资产时,需从总体上进行估价,而不能分别估价2.账面价值:1)以交易为基础,不包括没有交易基础的价值,如自创商誉、良好的管理2)按历史成本计量,不包括资产的预期未来收益3)投入价值——资产价值取决于投资者为取得该资产所付出的成本,不符合理财目标4)客观性好,可以重复验证,决策相关性较差3.市场价值:1)资产在交易市场上的价格,是买卖双方竞价后产生的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2)市场有效,则:市场价值=内在价值(净现值=0,预期报酬率=必要报酬率),无法获取超额收益3)市场不完全有效,则:市场价值≠内在价值,有可能获取超额收益(净现值>0的投资机会)4.清算价值:1)企业清算时一项资产单独拍卖产生的价格——产出价值2)被迫出售状态的现金流入,可能低于正常交易价格3)针对每一项资产分别进行估计4)清算价值与内在价值的比较①相同点:均为产出价值——以未来现金流入为基础②区别点:i.清算假设VS续营假设ii.迫售VS正常交易iii.单独估价VS整体估价二、财务估价的基本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内在价值的估价方法)1.折现现金流量法基本原理例如,假设我在2008年4月10日在银行存入10000元定期存款,期限为3年,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2010年4月10日,我打算私下转让该存单,则该存单的转让价格该如何确定?相关利率如下:2010年4月10日2008年4月10日1年2.25%4.14%2年2.79%4.68%3年3.33%5.40%思路:估价原理——复制原理1)寻找一项与该存单一模一样的资产,确定该资产的价值2)该存单1年后到期,到期值=10,000×(1+5.40%×3)=11620元3)与该存单一模一样的资产——1年后到期值=11620元的存单4)若你自己去银行里办理这样一张存单,则应存入(即购买该存单的价格)为:由于你要取得和我手中未到期存单一模一样的存单,需要支付11364.30元,所以在你眼中,我手中这张未到期存单的价值就是11364.30元——1年后的到期值(未来现金流量)按现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必要报酬率)折成的现值,即:内在价值。5)内在价值的一般计算公式:V=公式中:V——内在价值NCFt——资产在第t年获得未来现金流量k——必要报酬率(等风险投资的预期报酬率,即投资者从事另一项一模一样的投资所能获得的预期收益率)n——资产的预期寿命2.影响内在价值的有关因素1)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正相关,即:未来现金流量越多,资产价值越高;2)必要报酬率(等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负相关,即:风险越低、必要报酬率(折现率)越低,资产价值越高;3)资产的预期寿命(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期限):正相关,即:资产能获得未来现金流量的期数越多,资产价值越高4)未来现金流量的发生时间:负相关,即未来现金流量越早获得,其现值越大,资产价值越高3.内在价值决策原理1)意义:投资者为获得必要报酬率,投资于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最高投资成本(买价)例如,某债券将于一年后到期并支付110元本利和,市场上同类风险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即投资者对该资产的必要收益率)为10%,则可以计算该债券的内在价值为:110÷(1+10%)=100元即投资者要想获得不低于10%的预期收益率,则购买该债券不应支付超过100的价格。假设该债券的市价为105元(被市场高估),则购买该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将低于必要收益率10%:105×(1+预期收益率)=110解得:预期收益率=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