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纪委落实“三转”工作报告材料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新时期中央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在“三转”落实中,龙门镇纪委在镇党委领导下以转方式为抓手,同时促进职能与作风的转变。转方式重在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手段,提高反腐败工作能力和水平。一、转变办案方式。在办案过程中规范案件线索的处置,对问题线索深挖掘,加大初核的力度,坚持抓早抓小,快查快结。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教育、早查出防止小错变大错。例如有百姓对龙门三村两位村主要干部作风问题举报,镇纪委及时进行约谈,要求村有关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警示教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龙门七村党员孙成军酒后驾车的违纪行为,镇纪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第一时间立案调查,并对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并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给另外党员也敲响了警钟,严肃党纪党规。此外,镇纪委进一步严格办案时限要求,缩短办案周期,着力提升查办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二、改进监督方式。加强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对广大镇村党员干部也加强日常监督,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开展廉洁承诺,同时注重信访的监督。镇纪委时刻与镇党委政府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在“无违建村镇”的创建过程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填写无违建自查表,同时签订无违建承诺书。在无违建拆除阶段,对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到位,拆违不及时的,镇纪委及时介入进行约谈,态度坚决,问责措施到位,目前由于违建未及时拆除的党员干部已约谈6人次。此外,在拆除过程中进行现场督察,确保拆违行动公开、公平、公正,程序合法,处置到位。在本次无违建创建过程中镇纪委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推动作用,保证龙门镇村两级无违建镇村的创建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成效。从无违建的创建到五水共治的开展,从大项目的推进到工程项目的监管督查,第1页共3页从村级财务监督到三务公开的监管,龙门镇纪委充分发挥好“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作用。三、强化制度建设。龙门镇纪委以完善制度为重点,改变办事方式,从原先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在与百姓的面对面的接触中,从百姓的家长里短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问题为导向,对存在问题抓早、抓小,查准、查快,将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龙门镇通过建立“民情驿站”,扎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XX省“六条禁令”及市委二十条意见精神,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举措。通过这一载体,镇机关干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办理事项,在亲切友好的交流氛围中大大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窗口式的沟通服务,为与老百姓交流提供一个有效平台,对一些上访户矛盾纠纷掌握在初始阶段。同时,龙门镇纪委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求全体镇村干部在走访民情上抓好三个结合。一是访民情与政策宣传相结合。要求镇、村两级干部在走访民情的过程中,积极当好政策调研员和宣讲员,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省市出台的新政策、宣传当前我镇的重点工作,确保各级惠农政策、镇情村务动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访民情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根据镇里阶段性工作,创新走访形式、明确走访重点、突出走访实效,利用住夜值班的机会,落实夜访农户制度,做到“三必问”,家庭基本情况必须问、迫切解决的需求必须问、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必须问,确保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三是访民情与为民办事相结合。走访的目的在于了解民情,最终在解决问题,通过走访要把百姓最为关注的劳动生产、批房建房、民生保障等问题记录全、归好类,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要限时解决。四、畅通信访举报的渠道。龙门镇在保证信访举报渠道畅通无阻的情况下,继续入村入户开展公开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和定期接访等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确定每周二为接待群众来访日,每个季度一次的村务开放日,通过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为群众排忧接难。对老上访户、缠访户及时了解其信访动第2页共3页向,实行重点监控。同时跟踪社会热点,注重对苗头性、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