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质量控制管理系统SPC是英文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的缩写,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中文一般译成“统计过程控制”。SPC质量控制的基本元素是控制图。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状态进行控制的统计工具,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方法。人们对控制图的评价是:“质量管理始于控制图,亦终于控制图”。由于它把产品质量控制从事后检验改变为事前预防,对于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它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控制图的主要用途是:(1)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统计控制状态.(2)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发生.(3)查明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实际精度,以便作出正确的技木决定.(4)为评定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控制图的分类:(1)X-R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2)X-S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3)工序能力指数图(4)Xmed-S中位数极差图(5)合格品率的控制图-P图(6)不合格品数的控制图-Pn图(7)不合格数的控制图-C图(8)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U图系统功能1.基本设置基本设置具有线型定义、控制图类型定义、刀具种类定义、刀具参数定义、模具定义、加工缺陷定义、加工设备定义、计量器具定义、计量单位定义、工艺过程定义、工位定义、SPC系统参数等。2.控制类型切换在每次进入以后具体的控制图之前,如果没有设定过本次的控制类型,系统会自动调用“控制类型切换”,供用户选择;如果用户已经工作在具体的控制类型下,则可以通过“控制类型切换”进入到不同的控制类型模式下。工作在不同的控制类型下,用户建立的控制图是不同的。初始能力用于在分析阶段对设备、工序投入生产时的能力的评价;机工能力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阶段设备、工序的稳定性监控。3.控制图系统提供控制图建图、控制图采样数据自动输入和人工输入、缺陷数据录入等功能。4.控制图分析供用户调取指定的控制图根据采样数据自行绘图并打印相关的数据表、图、报表,并提供预览。本系统提供工业加工中常用到控制图分析,并提供用户自定义控制图报表功能。五钢产品质量控制流程一.进货质量控制采购合同中明确原材料质量要求.合格分承包商评定.对原材料按技术条件进行检测和炉前验收.二.过程质量控制编制工艺技术文件,并严格组织实施.设立24个控制点,对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运用SPC等系统技术,进行控制.编制质量计划,实施质量见证活动.过程检测(无损探伤)及验收.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三.产品出厂控制出厂前进行理化测试,表面检验和无损探伤检验.组织产品质量抽查或按用户的要求进行质量验收.实行产品质量责任印鉴管理.提供质量保证文件.质量跟踪和售后服务.如何建立企业网络化SPC一、SPC应用的几个误区目前有很多企业都在学SPC,用SPC,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些单位收集一些的质量数据,做几个控制图,计算一下Cpk,就算使用了SPC,有些企业为了应付客户的要求,做几个漂亮的控制图,挂在墙上展示一下,也算用了SPC。这些认识都是很初级的,完全没有理解SPC动态过程控制的核心,根本不能达到对过程质量动态、连续监控的目的。有些质管人员在接触了SPC后,试图寄望它不只能发现过程的异常波动,更应该给出导致异常的过程要素和原因。如异常情况是由设备、原料或操作上的什么问题引起的?这里必须明确指出,这些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理论依据的。SPC工具是用统计学方法对过程质量数据进行处理、使工序质量状态可视化。而可视化的控制图只反映当前过程的运行状态或者未来趋势,并不能反映导致这种状态出现的内在原因。异常原因还要由人去查找,正如张公绪教授总结的“20字真经”所言:“查找异因,采取措施,加以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要把控制图的某些特征状态与导致它的内因关联起来,必须在实践中反复总结,发现规律,从而提高查找问题、即时反应的能力。另外,我国SPC质量专家张公绪教授提出的选控图统计诊断理论(即SPCD中的D),也不是用来诊断控制图异常的过程原因,而只适于诊断不同工序影响同一质量指标时(象过滤和褪色都影响液体的透明度),究竟哪道工序是导致异常的根源这样的特殊情况。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