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习教学大纲《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是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基本工作过程和特性,以及各系统和部件的维修、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维修和故障排除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汽车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汽车方面的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二、课程教学目标(一)、通识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勤奋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发动机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技能。4、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二)专业教学目标1、了解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类型、型号、主要性能及发展状况等基本知识。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功用。3、掌握汽车发动机各工作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掌握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特性和性能指标。5、掌握发动机各系统和主要部件的维修、检测、调试知识。6、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机构的调整和保养方法。7、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装顺序、拆装方法和技能。8、具备综合运用汽车发动机结构与原理的知识,分析、判断、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内容(一)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教学内容: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名词术语。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4、内燃机的分类和型号标定。5、发动机的总体构造。6、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教学要求:1、了解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四冲程汽、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多缸机的工作顺序,内燃机总体构造、分类和性能指标。通专结合点:通过各种类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应变能力。(二)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组件教学内容:1、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2、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受力分析及发动机的平衡。3、汽缸体、缸盖、缸垫和缸套的功用和结构特点。4、活塞的功用和结构特点。5、气环的密封原理和泵油作用。6、气环的断面形状及性能。7、油环的类型及性能。8、活塞销的连接方式。9、连杆的功用、结构及连杆盖定位。10、曲轴的结构特点、轴向定位和前后端密封。11、曲轴扭转减振器。12、飞轮功用和构造。13、气缸体与气缸盖的修理。14、活塞连杆组的修理。15、曲轴飞轮组的修理。16、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漏气、拉缸、烧瓦和异响的诊断)教学要求: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受力。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组件的组成、各部件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与机体组主要部件的检测、维修、装配方法及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通专结合点:1、曲柄连杆机构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仍能维持良好和持久的工作状态,这可启发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2、曲柄连杆机构严格和准确的装配要求,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三)发动机换气系统与换气过程教学内容:1、换气系统的功用与组成。2、配气机构的功用、工作原理和类型。3、气门组零件、气门传动组零件、气门驱动组零件的作用和结构原理。4、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概念。5、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6、四冲程发动机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7、可变进气控制技术。8、废气涡轮增压。9、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10、配气相位的检查。11、气门组零件的检修。12、气门传动组和驱动组零件的检修。13、配气机构常见故障(漏气、配气相失准、异响)的诊断。教学要求:1、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可变气门定时和可变进气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掌握配气机构的类型、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配气相位的概念,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方法。4、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的维修方法。5、掌握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通专结合点:1、通过配气相位、凸轮轴传动机构正时安装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