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复习笔记资料1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学记》:“教者也,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________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2、教育史上“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之争: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3、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A、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人类的教育是复杂的社会活动;B、动物没有人类一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其活动停留在“个体”层次上;人类能将经验类化,能进行有意识的创造;C、动物的教育是怎样适应环境且随生理的成熟而结束;人类的教育是不断的适应、改造环境和自身来求得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是终生的过程;4、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什么是教育1、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张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____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的特征: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4、大教育观的形成:1965年,法国教育家Pa、ulLengra、nd、在《终身教育引论》指出:OESC、应赞同“终身教育”原则。1972年,Ed、ga、rFa、ure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二教育的历史形态1、教育的形态: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2、教育形态的分类:A、按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B、按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略家庭教育:一个人咋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社会教育:除学校、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C、按历史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原始性;同一性;古代社会的教育____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学校的产生的条件:a、,生产的发展,生产李水平的提高________物质基础;b、,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________________-社会条件c、,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现实条件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a、与生产劳动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b、被统治阶级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c、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d、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也注重实践教学;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道地位;f出现专科教育可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未成体系;现代社会的教育:(和谐教育)特点: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1793年,普鲁士“强迫教育法令”,5~13岁接受义务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基本组织形式为班级授课制:班级教学____夸美纽斯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系统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三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基本要素间的静态联系(状态)________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影响包括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收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教育中介: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2、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联系;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联系;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教育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