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青工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研究最近,团市委工农部专赴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对其共青团和青工工作进行了调查。通过听(听取有关情况介绍)、看(实地考察参与企业共青团活动)、问卷调查(涉及青年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益阳橡机青工的发展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形成了新的认识。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优势所在。一、认识与现状所谓人力资源,通俗讲就是指把人也当成一种社会资源来看待。所谓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把青年中蕴含的巨大潜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建立,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依靠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中的青年更蕴涵着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表现在:青年人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有较强的适应力,能够在竞争条件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优势所在。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团结和凝聚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功立业的强大阵地。而当代青年具有富于理想、充满热情、满怀抱负、希望中华民族强大和振兴,愿意在伟大的创业实践中贡献成才,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求新求变意识强烈,能较快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化,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等严峻的现实,既对团的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共青团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能否把蕴藏在青年中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把青年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出来,把青年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更是对企业团组织工作的迫切要求。(一)青年职工人员状况益阳橡机共有员工1222人,青工306人,其中18-28周岁青年95名,28-35周岁的青工211人。1、年龄结构公司共有团员95名。2004年公司18至25周岁的团员65人;26至28周岁的团员30人。2、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员工378人(大学本科105人,专科251人,博士1人,硕士1人,工程硕士20人)。高中、技校、职高毕业的青年职工128人,占青工总数的10.5%。3、职称结构在拟聘为技术工种序列的员工中,高级工有190人,中级工有523人,初级工有30人。青年技术工人在同等级技术工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青工中高级工和技师的比例也很小。(二)青年员工学习、工作的现状及需求1、绝大多数青年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调查显示,青年职工学习热情较高,75.47%的受访者每天用于学习的业余时间超过一小时。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依次为业务技能(52.83%)、外语知识(30.19%)、电脑技能(20.75%)、经营管理技能(9.43%)。此外,还有少数青工正在为提高自己的学历而努力学习。2、随着工龄的增长,青年对工作的胜任度也不断提升大多数橡机青年(94.34%)认为自己基本能胜任目前的工作,仅有5.66%的青年认为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调查表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青年对工作的胜任度逐步提升。在工龄小于1年的员工中,有29%的人认为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这与他们工作经验不够有一定关系,相信随着不断的学习,他们将能够逐渐胜任自己的岗位。3、青年在成功路上看重“勤奋”,对“道德”的重视有所淡化调查显示,橡机青年认为决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依次是:勤奋、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机遇、健康。针对不同工作年限的青年进行交互分析发现,位列前三位的选项基本没有差异,但在排序第四的选项上却有所不同,工作不满一年的青年多选择了“创新能力”,工作一至两年的青年多选择了“文化水平”,工作时间超过两年的青年则多选择了“健康”。另外我们注意到,没有人选择“外貌”和“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选择“亲友和家庭的社会背景”的也较少,这说明青年已经能够理性、踏实地看待成功。但比较遗憾的是,也没有人将“品德”列为成功的优先选项,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社会功利现象的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