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级别:市级立项等级:青年专项课题课题主持人:王春明课题组成员:李凌虹、刘铁柱、庞亚君、樊纪元单位:张家口市第四中学地址:张家口市第四中学时间:2005年10月31日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王春明1课题由来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是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科学探究,而探究始发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一定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程度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审视传统的生物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只重视教师提问,而忽视学生提问。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不敢问、不会问、没的问、不会问,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较低,严重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无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鉴于上述现实,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2理论基础鲁宾斯坦心理学派认为:人的思维本质特征之一是思维的问题性;思维起始于问题,是能动过程,是以创新为核心,是思维着的主体的活动;思维产生于问题情景,又以解决问题为其目的。他们的“问题教学”理论强调,真正意义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的知识模式开始,而是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识需要,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识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3研究目的一从理论上深入探索提问能力的结构组成、内涵外延和制约因素,以及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的规则、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探讨提问能力与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二从实践中重点研究全面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可操作性策略,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激发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培养提问能力的方法策略、提高提问能力的活动策略以及提问能力高低的评价策略等,为生物教学实践提供比较全面、系统、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4研究方法(1)调查测评,前后对照;(2)学习研讨,理论探索;(3)改革教学,渗透学法;(4)开展活动,加强探究;(5)分析总结,完善评价。5研究过程与主要内容该课题研究历时五年(2001.9——2005.9),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过程与主要内容如下。第3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2页5.1前期调查准备阶段(2001.9——2002.8)5.1.1我们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测评,对教师的思想认识进行了座谈沟通。我们发现当前生物教学中的现状是:①重教师提问,轻学生提问。95%以上的提问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②调查数据(见下表)显示:从初一到高三,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年龄越小,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评价越高;高年级学生既缺少问题,又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项目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课堂上经常主动向教师提问42.8%35.5%27.3%23.9%15.7%9.3%遇到问题时自己总能找到解决方法68.2%65.2%61.8%58.6%57.4%55.1%③学生不敢问、不爱问、没的问、不会问。80%以上的学生因为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更多的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比较肤浅,没有深度,而且很少有人去独立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分地依赖教师。5.1.2我们学习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进行了研讨。我们认识到提问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观察、实验、发问、探究的一种学习能力,它是以观察实验为起端,以提问为轴心,以探究为中继点的自主学习策略。5.1.3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我们尝试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开展科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