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文化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一、葫芦岛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分布状况2013年,葫芦岛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89家,其分布涉及9个行业门类、18个行业大类(见下表)。葫芦岛市文化及相关产业行业分布情况单位:个行业门类行业大类法人单位数合计489制造业61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5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批发和零售业27批发业7零售业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0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1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5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6商务服务业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5专业技术服务业2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公共设施管理业15教育7教育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3新闻和出版业8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8文化艺术业26娱乐业16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5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25从行业小类看涉及56个,网吧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广告业居多,其次为歌舞厅娱乐活动、专业性团体、书报刊印刷、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游览景区管理、工程勘察设计、广播电视等。从葫芦岛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分类看,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高附加值创意产业正在逐步兴起,如广告业、软件开发、专业化设计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会议及展览服务,并较迅速的发展起来,截止2013年底,葫芦岛市从事广告设计的法人单位69家,从事软件开发的法人单位7家、从事专业化设计服务的法人单位2家。二、葫芦岛市文化底蕴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岸边,集山、海、城、泉、岛于一体,山在城中,城在海边,城岛相依,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孕育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秦汉遗址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宁远大捷为代表的战争文化、以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袁崇焕、杨利伟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都以其厚重的积淀,留给滨城宝贵的文化资源。(一)葫芦岛市文化特色产业1、以国际泳装模特大赛、泳装设计大赛和相关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专业活动为主体,以群众文化活动为助力的国际泳装节。2、被国家六部委及辽宁省文化厅授予“中国筝岛”称号的代表中国筝岛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3、位于古城和海滨之间,水中含有丰富微量元素,可治疗多种疾病的兴城温泉。4、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的九门口水上长城。5、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之一(宁远城)兴城古城。(二)葫芦岛市文化旅游优势1、以博大精深的葫芦文化和原生态关东民俗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景区葫芦山庄。2、国家AAA级景区,辽宁地质公园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龙潭大峡谷景区。3、兴城河入海口湿地公园和虹螺湖湿地公园的省级湿地公园。4、有着“北方佛岛”美誉、辽东湾最大岛屿--觉华岛。5、国家AAAA级景区龙湾海滨和兴城海滨。6、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深林公园灵山寺。7、明末祖氏石坊、文庙,碣石宫遗址等。三、充分发挥潜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凭借其创意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等优势,必将成为葫芦岛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转移调整的重要支撑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党的十八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