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已经逐渐找不到它的印记了,秋雨一场一场浮动岸畔的杨柳,在这个湿润的秋雨季节里,在驾车过程中最让车主烦恼的应该是前挡玻璃起雾的现象吧,的确如此,车内外温度不一,雾气很快就会“亲吻”你爱车的玻璃,不过如今绝大部分车辆都有除雾功能,所以这点烦恼对于稍稍懂自己爱车功能的车主来说,算不上什么,不过最近有几位车友同时在主任的聊车群里反映一个相似的问题:在秋天雨季这些天,自己的雨刮器只要一启动,感觉就在蹭玻璃,坐在车里看着雨刮器在玻璃上扭动、跳个不停,还伴有橡胶轻击玻璃的声音。这种现象主任刚刚听到,很难想象画面,但是经过主任实地一看,便知道了,原来这些车辆的雨刮器不能平顺地刮走窗户上的雨水,雨刮条在玻璃上一跳一跳掠过,越刮,前挡风玻璃就越模糊。雨刮器原本是为了在下雨天服务于驾驶者的必须配置,让烦人的雨水不要挡住视野,而现在却成了雨中给车主添堵的部件,所以爱车出现这种堵心现象的车主们,你们需要动动手,清洁保养一下雨刮器和前挡风玻璃了。我们在日常的用车过程中,潜意识的认为轮胎、制动、发动机、防撞梁、车身结构和安全带等设备才是和行车安全恰恰相关的部件,其实不然,汽车的任何部件都关乎安全,雨刷器的使用状况优劣也和行车安全有着较大的联系。雨刮器在下雨天的除雨效果直接影响驾驶者的能见度,能见度受到影响,那么任何安全事故都会接踵而至。而上文提到的几位车友都出现了雨刮器跳动和蹭玻璃的现象主要原因归结下来不外乎三点,一是该车的前挡风玻璃不够清洁;其次是该车的雨刮条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不能继续使用;最后就是雨刮器弹簧强度随着车龄的增加在渐渐的衰退,我们按照这三点原因去排查雨刮器,基本可以修解决问题。当然,在和车友们聊天的过程中还有车友反映,是自己买了新雨刮条不会安装造成了雨刮器的损坏,这种原因我们排除在外,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汽车常识不要轻易更换配件。那么,主任就根据这三种原因造成的雨刮器工作失效现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教程。如若车主在雨天行车过程里,发现雨刮器蹭玻璃和跳动,那么一定要就近找一片可以遮雨的地方把车停好,千万不要忍着烦闷开上高架以及高速公路。在停车之后,我们下车第一个检查的并不是雨刮器,而是前挡风玻璃。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一到雨季,前挡风玻璃被雨刮器刮过之后,会出现雾蒙蒙的一层“脏膜”,喷再多的雨刮水也只是暂时的干净,水干了之后又出现了一层令人讨厌的“脏膜”,这一层东西其实就是在雨季之前,行车过程中慢慢在前挡风玻璃上累积起来的,这层物质大多都是空气里车辆排出的油污,还有工业发达地区的粉尘污染物,吸附在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脏膜”,不下雨的时候难以发现,一旦遇到下雨天,这层“脏膜”就显现出来了,当雨刮条刮过这些杂质之后,前挡风玻璃便会起毛,时间一长,雨刮条自身也会受损,雨刮器蹭玻璃和跳动的现象也就渐渐出现了。那么如何解决前挡风玻璃“脏膜”的困扰呢,其实做起来并不很难,但是各位车主得掌握一个“勤”,不论车主洗车间隔有多久,但为了避免前挡风玻璃“脏膜”的形成,最好每周用清水擦洗一次前挡风玻璃,一些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车主可以在清水里适当滴入碱性清洁剂。如果经常清洁前挡风玻璃,依然出现了雨刮器蹭玻璃和跳动的现象,那我们就需要检查雨刮条是否已经老化了。在汽车用品店里,有心的话可以观察一下崭新的雨刮条,新的雨刮条用手捏上去弹性十足(当然不排除一些劣质产品弹性不足),新雨刮条比较软,所以能够很好地将前挡风玻璃上的粘着性脏污、鸟粪和灰尘扫除。而雨刮条随着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会逐渐老化,失去原有的弹性,当弹性不足时,雨刮条就成了前挡风玻璃的“贴身杀手”了,石子、灰尘都会在雨刮条刮玻璃的过程中损伤前挡风玻璃,而刮伤的玻璃在行车过程中,经过光线的折射,会影响到驾驶者的视觉判断力,因此定期更换雨刮条是保护前挡风玻璃和保护行车安全的重要项目,一般来说普通品牌的雨刮条寿命在一个季节之内,但是实际更换周期要视雨刮条的使用情况而定,如果你的前挡风玻璃已经很干净了,开启雨刮器依然蹭玻璃和跳动,那就应该立即更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