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南部县永红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从1996年我校参加县课题《从艺术教育突破,促学生全面发展》研究结题后,又参加了1996年四川省教委批准的普教科研课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的研究,2000年该课题滚动发展为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研究总课题《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下的子课题,我校被县课题组确定为实验学校,参加了课题研究,于2006年结题。我校的研究在县课题组的指导下,对实验研究课题作岀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大量资料,在师资配备和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2006年5月学校课题组荣获“教育部艺术实验研究二级子课题项目研究‘先进集体’”。(二)我校艺术教育水平现状1、部分教师对艺术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仍显不足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老师们对艺术教育的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学校教育中,音乐美术课在很老师眼中仍然被认为是学校生活的调节剂,仍有部份老师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豆芽科,根本不知道音乐课、美术课都是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严格的一门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部分艺术教师的工作被认为是“打杂卖麻”,陪学生玩,工作中甚至还存在领导不重视,同事看不起,福利待遇差、评职称评优因没有统一质量监测,同统考学科教师不在同一档次等问题。2、部分教师对艺术教育活动课的开设持怀疑态度几年的课题研究,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仍有部分老师认为,艺术教育就是音乐课教学生唱一唱歌,美术课教学生画一会儿画,根本就用不着开设课外活动,更不用说要艺术老师去指导。艺术教师如果要组织学生搞一台文艺节目,办一次师生书画展,很多老师就会说这是不务正业,会荒废学生的学业,或者说这是沽名钓誉,应付上级、讨好领导;另外艺术教师对课外活动课的指导,也得不到像其他统考学科课外指导学生一样公正地对待。3、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还较低我校在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升钟湖畔,离县城较远,是偏僻农村学校,专职艺术教师因学校条件较差难以留住,现任课教师基本上是靠学校教师中爱好音乐美术的老师兼职,疏于钻研,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上级分来的科班出身的专业老师很难留住,造成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在以往的课题研究中,研究方面受水平的制约,在寻找艺术教育存在的“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上,有从理论到理论基础的空研究现象;教育教学质量与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概念模糊;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只要能在六一来台文艺汇演、六一、元旦办次书画展,学校艺术老师就工作尽心尽力、负责任,教学质量就较好了;对于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主要凭学生的天赋说话。4、艺术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学校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艺术教育设备设施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保证。在前几年研究的推动下,我校仅添置了电子琴两台,一尊石膏头像,五张画版,现已早就该“退役”了。虽设罝了音乐、美术教室,但因学校欠帐多,经费紧张,许多器材不能配备,功能教室也因学生多,教室缺而几度被占用,所以目前仍没有音乐、美术专门的多功能教室。二、课题研究的依据、相关研究综述及课题界定(一)课题研究的依据1、理论依据。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使学生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合格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追求则是不断接近直至最终达到这个目标。2、政策支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