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信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将流行信息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是一种既能活跃外语课堂氛围又不破坏系统语言学习过程的有益于外语教学的方法。本文从分析流行信息的定义和特点出发,运用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斯万的输出假设以及心理语言学的信息处理过程理论来阐述流行信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关键词:流行信息;输入假设;输出假设;信息处理过程;外语教学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语言教学应该与社会同步。在外语教学中,社会语境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流行信息在当今社会中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它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现象与时弊,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如消费、时尚、就业、爱情、友情、人生意义、生活方式等等。它时代性强、传播广,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己经成了语言现象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一、流行信息的特点流行信息(currentinformation),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是某一时期在某一地域或某些人群中传播迅速的语汇,是社会生活中最受人关注的事件、现象在人们语言中的折射。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各个侧面,反映着一个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因而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的流行信息主要针对大学生而言,指最近发生的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健康的、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一些信息,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大学生这一年轻的群体是最多接触、传播乃至影响大众文化的人群。流行信息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广播、电视、电影、音乐、报刊杂志、电子游戏和网络等,它们已成为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信息可以帮助年轻人适应社会、克服困难、享受生活和学习,并借此了解世界。流行信息的主要特点是:———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流行信息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适宜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阅读。它既有严肃的新闻评论,也有轻松幽默的笑话,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商业、娱乐、体育、科学、文化、生活、人物、观点等各个方面。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语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判断和创新能力。———内容新颖,时效性强。通过报刊、网络等信息技术传播媒介,流行信息紧扣现代生活节奏,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突出阅读话题,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有效弥补教材中一些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的不足,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文字浅显,通俗实用。流行信息中的一些词呈现出偏离性(如语音、语义、语法的偏离)、随意性(如离散性)、简约性(用数字来代替文字)和模糊性(语言的模糊可以给人感觉随意)的特点。它将个人某时某地的瞬间情感体验和感受较为直接地表达出来,在表达过程中更是采用口语化、通俗化,富于节奏感和衔接性的语句,可以很好地表达学生的喜好和心声。将流行信息引入大学外语教学,是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符合语境的有效方法。它体现了与现实世界的交流,可把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习得输出与社会联系紧密的、有助于专业知识教学的新信息。同时,流行信息也可以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从而使得学习者的生活与外语学习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外语教学中流行信息的输入外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学习者在习得语言之后要进行信息转换、吸收,然后达到最后的输出。因此,流行信息在外语教学中也同样要经过输入、吸收和输出,示意如下:输入—→情感过滤—→吸收—→信息处理过程—→输出这是一个外语学习的循环过程。输入信息材料是为了学生能够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达到输出;而输出的同时又提醒学习者自己知识的缺乏、不足之处,从而习得更多的输入。(一)克拉申(Krashen)的监控模式克拉申的监控模式是个综合性理论,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假设:习得和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这里,笔者只讨论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1.输入假设。输入在语言教学范畴内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语言。输入假设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内容之一。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者只有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