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农产品加工业专题调研报告摘要:关键词: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一、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XX县区拥有丰富农产品资源。2007年,全县甘蔗07/08榨季种植面积22万亩、预计产量10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68万吨,水稻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7万吨,芒果种植面积13万亩、产量3.8万吨,木薯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6万吨,茶油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3500吨。XX县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南菜北运基地,是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在XX县区境内,该园区建成了优质芒果、无公害蔬菜、优质香蕉、高产高糖甘蔗、优质种子种苗繁育、特色畜禽水产养殖等六个产业化示范园,大力发展了特色品牌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南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我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前,我县农产品加工业曾经有糖厂、芒果食品加工厂、植物油厂、毛绢纺织厂、白酒厂等一大批国营、集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毛绢纺织厂曾经为百色乃至广西响当当的企业,为田阳和百色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是,随着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些国营、集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发展举步维艰,相继被市场淘汰,一度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包袱,也逐步退出了XX县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田阳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第1页共4页施了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日榨6000吨技改扩建项目、蒙发酒厂异地技改扩建项目,建设了新奥油脂公司、金穗米业、嘉佳商贸公司等一批新建项目,一些个体、私营业主也逐步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了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2007年末,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业户数10户,2007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4.1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8%。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华侨淀粉厂、宏源淀粉厂、蒙发酒厂、新奥油脂有限公司、万家食品有限公司、田阳嘉佳商贸有限公司、田阳芒香园果蔬加工有限公司、田阳双龙米粉厂、田阳银泉饮料厂。XX县区政府历来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产品结构调整,建设广西田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田阳果蔬配送中心,推动了我县果蔬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元化开发农产品加工业经营模式,如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基地+农户”、新奥油脂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制发展模式,增添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空间和活力。二、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我县农产品加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1、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低。我县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只有小部分经过加工利用转化为经济生产力,加工企业当中除了南华糖业的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较先进外,其余的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竞争力较弱,装备差,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初级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2、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企业创新发展后劲不足。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攻关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后劲不足。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工人文化程度较底,素质不高,缺少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3、投入资金不足,影响了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县在财政、信贷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第2页共4页倾斜不够,社会资金向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不够活跃,没有形成社会资本强有力地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使我县农产品加工的投入严重不足。4、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除南华糖业公司外,其他大部分企业的原料来源不稳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如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