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某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一、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抓手。今年以来我们重点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一是推进主导产业,夯实群众增收主渠道。突出“铸造加工、特色果蔬、xxx建设、三粉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带动xx户贫困群众收益。其中:铸造产业共带动xx户贫困户,人均月增收xx元。特色果蔬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聘用务工模式,带动xx户贫困户,贫困群众既可得到土地流转金每亩每年xx元,又可得到务工收入每人每天xx元。xxx产业,采取“土地租赁+聘用务工+贫困户”模式,带动48户贫困户,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收入。三粉加工产业,依托镇内6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和4个“三粉”加工合作社,以高于同类市场价10%的价格,与种植贫困户签订购销合同,鼓励引导农户种植优质红薯品种。目前,12个村97户贫困户种植红薯200多亩,户均年增收3000元。二是发展集体经济,牢固产业扶贫奠基石。大力补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短板。积极争取上级集体经济项目5个360万元,10个村依托集体土地、空闲宅院、废弃厂院等资产,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目前,全镇有集体经济的村有17个,占全镇xx行政村的62.8%,其中集体经济收益在3万元以上的村12个。同时,建立公平公正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集体资产收益扶贫。全镇共为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保洁、保绿公益岗位,月人均工资不低于600元;对66户65岁以上的弱劳动力贫困户,根据身体状况提供禁烧员等阶段性公益性岗位,年人均增收不少于3500元;为3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土地入股比例,实行了集体经济分红。三是建设创业小院,打造创业就业加速器。大力鼓励各村建立档发、服装、鞋帽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农村家庭创业小院,打造“脱贫小院+居家挣钱模式”。各村脱贫攻坚责任组对创业小院进行规范管理,要求创业小院与贫困户签订“双向约定”,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工作机会、进行培训,而贫困户也要保证接受服从管理,除了在小院上班,也可以把材料带回家加工增加收入。目前,全镇共有创业小院72个,带动贫困户87户101人,月收入在2000-3000元不等。第1页共30页截止目前,全镇所有贫困户直接或间接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由于380户享受金融扶贫,因此全镇产业覆盖率较高)。产业扶持措施在2项及其以上的有425户,占全镇贫困户的80.3%,其中签订有利益链接机制的338户,户均年收益3000元以上。仅有1项产业叠加的贫困户为104户(主要人群为无劳动力和弱劳动力)。二、把政策落实作为脱贫攻坚保障底线。以政策为保障,确保实现应享尽享。按照“政策一条一条落地”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落实教育扶贫,保障学有所上。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共320人,其中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46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206人,落实高中教育资助22人,落实中高级职业教育资助和“雨露计划”46人。二是落实健康扶贫,保障病有所医。全镇529户1788人贫困户人全部签约了家庭医生,办理各种慢病办理慢病卡583人,全部落实“五免七减”工作,截止目前,门诊慢性病送药3614人次减免费用116507.66元,住院免除起付线166人次免除费用2820元,住院病人七减费用166人次26527.65元,共计减免费用145855.31元。三是落实社会救助,保障弱有所救。截止目前,落实农村低保政策657户897人(分150元/月、170元/月、200元/月三个标准),其中贫困对象225户(372人享受低保);落实城市低保284户410人(分270元/月、290元/月、310元/月三个标准),其中贫困对象123户(214人享受低保);落实特困供养政策290人(供养金434元/月),其中实现集中供养人员104人,分散供养人员186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2人);全镇共有残疾人1499人(重度残疾人746人),其中低保对象413人全部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60元;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65人,每人每月60元,同时完成26户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程。四是推进“六改一增”,改善户容户貌。经过xx村(社区)按照“六改一增”要求深入贫困户家中排查,全镇所有贫困户都已增添生活用品,对62户贫困户家庭实施了“六改”工程;xxx社区(461户)、xxx社区(720户)、xxx(465户)三个村农户厕所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