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名称连续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引起心、脑、肾各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足以说明其有很高的发病率。我国高血压治疗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或终身服药。因此,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降压治疗十分重要。李芳(2017)通过实验对照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实施护理干预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李春雨(2018)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治疗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希望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的目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三、关键词及定义护理: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计委医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病人体表体重情况,了解病人病情,配合医生治疗,加强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3]。开展危重症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观察分析,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如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思想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程度;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依从性:依从性(Patientcompliance/Treatmentcompl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4]。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等)和完全不依从3类,在实际治疗中这三类依从性各占1/3。病人对于具体用药的依从性,即为该具体药物的依从性。老年高血压:老年指年龄≥65岁,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5]。早期人们认为老年高血压是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生理现象,不必治疗,但长期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使之尽量降至正常范围。四、文献回顾张洪梅(2019)采用对照分组的方法对于连续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和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司晓芳(2018)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于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观察其其血压水平,得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张莲文(2018)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通过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逐步提高患者用药意识,可显著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五、研究设计类型理论性研究六、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七、研究工具半开放式的调查问卷。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第一步,分析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