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学高一年级视导总结经学校讨论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一年级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了解高一年级各学科教育教学现状,第十五周我校教务处组织对高一年级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视导,本次视导,高一年级各位老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同学积极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次视导是我校教务处半学期以来对年级教学工作的一个检查,又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共同提高的一个机会。特别是对我校高一这样以年青老师为主的年级,更是在课堂教学上、在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上是一个促进,一个提高。所以可以说这次视导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下面就这次视导作一个小结:一、总体情况优点:1.年级管理小组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上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努力抓好高一教学工作,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工作计划性强,每个月的工作安排都非常具体。建立了正常的巡课制度,法律规范了老师的教学行为。2.年级质量意识强烈,目标明晰(全面进展,名科突破),应该说目标具体,有很强的激励性。3.优化了老师队伍。高一老师非常敬业,不计较工作量大小,所有学科老师都能仔细备课、坚持做题、作业批改比较到位,不少老师使用扩音器上课。老师做到了心中有标(学习目标)、目中有人(同学)。4.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力求效益最大化。(1)提前一周都安排了备课组研讨,明确了开课老师有半个小时的专门说课时间,对整体提高课堂质量提供了保证;(2)上周二进行了同学问卷,并进行了仔细的总结、反馈,使管理和教学更具实效性;(3)抓实了周练习工作,每次周练习都有成绩统计,这样可以促使批改和讲评的及时。(4)有些班级还设计了错题统计单、提问单,使得讲评和辅导更具针对性。第1页共5页(5)大部分老师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效果较好,共听课39节。不足:1.部分学科平常训练、讲评的时效性不够。2.训练材料的系列性、针对性还不够,特别是强化班。有些学科周练习完全是综合训练。3.老师缺少与同学的沟通与沟通。建议:1.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有些学科,特别是一些需要记忆的学科,以前传统的列出记忆清单或者课前的背诵检查等好的方面需要继承,但有些学科不能以惯性的思维进行组织教学,有些教学思路需要做些调整,否则很难有较大的突破。要着力抓好同学练习的订正和二次批改工作。2.课型讨论要有突破,切实提高教学效益。要重视课型的讨论,复习课、讲评课训练课都有了行之有效的路子。复习课落实五个环节:梳理知识、高度概括、跟踪训练、拓展应用和能力提升。讲评课抓住讲评的三部曲:讲前调研问题反馈、讲评中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讲评后及时巩固补救,要避开有些老师就题论题,有培育同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课型讨论的到位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3.要对教学计划进行一次全面“盘点”。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和任务,以法律规范化、程序化的计划来有效地指导,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进度要根据目前的教学实际和同学的知识状况予以调整,决不能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4.要及早抓实提优、推中工作。要十分重视学法指导和个别辅导工作,提高同学自主学习的效率。各个学科可以印发一些书面学法指导材料。年级还可以进行高一同学学习效益专题讨论。二、几点思考1.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第2页共5页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它是同学终身进展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提倡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它体现了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三维目标的主要方面。新课程提倡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更是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