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南长传感网高新园建设发展规划(2010-2012年)为深入贯彻温家宝总理考察无锡时提出的加快我国传感网产业发展,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指示精神和省、市政府提出的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部署要求,结合南长实际,启动建设南长传感网高新园,并制定本规划。一、基础和优势传感网产业包括传感器制造(材料研制、器件制造)、系统构建(网络构建、系统集成)、运营服务三大环节,涵盖了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精密制造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目前,南长科技创新及服务外包集聚区内,从事传感网络节点研发、设计、制造和运用传感网技术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企业有20余家。尽管基础规模不大,但发展潜力不小。无锡国盛、中科水质、博阳集团等一批企业在感知节点制造和感知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业界前沿。尤其随着无锡感知中国中心建设的强势推进,南长迎来了培育发展传感网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机遇。1.特色产业的支撑优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层支撑平台的传感器网络节点,逐渐转向细小精微。南长科技创新及服务外包集聚区内,集聚着60余家精密机械加工企业,拥有一流的智能数控装备和尖端的工艺处理技术,具备在微尺度上研究开发MEMS技术的基础,较容易导入专用芯片、控制器件、微传感器、智能控制模块等微型感知节点制造业务。2.院地合作的后发优势。传感网产业属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创新成果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借助灵活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优惠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区级政府、相关企业围绕传感网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与国内外知名院所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储备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特殊政策的激励优势。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支持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的重要决定,进一步明确将传感网产业作为全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引导性文件和金融财税政策、引智扶持政策。南长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成功跻身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核心区范畴,优先享受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政策扶持。4.品质载体的承载优势。南长科技创新及服务外包集聚区内的创智园、科技创业中心、服务大厦,高新研发园等一批载体相继竣工,用于传感网产业发展的载体达30万平方米。且距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等出入口仅需15分钟,交通十分便利。尤其随着梁塘河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集聚区生态环境将日趋改善,配套开发的商务服务区、创意休闲区、品质生活区可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二、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强化公共技术服务,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实现传感网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新突破,使其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应强,支撑南长经济社会转型优化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在产业发展初期的推动作用,加大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同时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力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形成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自主培育和嫁接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依托我区在精密机械加工、电子元件封装、系统集成开发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和装备优势,通过政府搭台,院地合作,引进一批传感网产业相关的创新成果,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实现产品结构转型和提升。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示范效应,做实做强公性技术平台,扶优扶大重大创新载体,通过示范系统建设,辐射带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