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复习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教学内容:复习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二.学习过程:1.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见下图)(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见下表)2.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富含能量,但这些能量不能直接供各种生命活动利用,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转化到“能量货币”——ATP中,由ATP直接推动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如细胞的分裂、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机物之间的转化等。(2)呼吸过程是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合成另外一些新物质的原料。呼吸作用能把生物体的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体内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3.新陈代谢的概念与基本类型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式。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4.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的比较自然界中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两者间也存在较大的区别。5.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该菌既可在有氧情况下生存,也可在无氧状态下活动,此类生物的生命活动比较特殊,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如酿酒。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典型例题】[例1]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mol)的葡萄糖溶液,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乙___,丙_____。(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mol)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乙___,丙_____(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乙___,丙_____(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萤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_中的________试管。供选答案:A.H2O+CO2B.乙醇+CO2C.丙酮酸D.无反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也考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三支试管中所含细胞的部分不同,其功能也有不同。甲只含细胞质基质,其中的酶可催化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及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乙只含细胞器,其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丙含有酵母菌细胞的各部分,存在催化两种呼吸形式的酶。(1)实验一:葡萄糖在甲中产生丙酮酸,因有氧存在,发酵作用受抑,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无法按无氧呼吸的过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乙中由于没有使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因而不能进入线粒体完成反应;丙中含有催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种酶且氧气充足,因而丙中的葡萄糖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2)实验二:因有氧存在,加入的丙酮酸发酵作用受抑;乙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丙中的过程同实验一。(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经发酵作用产生乙醇、CO2;乙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进行无氧呼吸。(4)萤光素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需消耗ATP。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越多发光越强,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远多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答案:(1)C、D、A(2)D、A、A(3)B、D、B(4)一、丙[例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第4页共10页第3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0页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L)实际摄氧量(L)血液中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589略有增加400m跑162显著增加100m跑80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m跑、l00m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