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文化工作总结40年来文化建设的重要历程早在6000年前,象山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耕海牧渔,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塔山文化”。数千年的悬河长挂,象山在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一文脉时,象山人民也早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百里海岸,千年渔乡”,喜爱把自己称作“渔家儿女”的象山人,祖祖辈辈耕海牧渔,世代生息中形成的习俗,深深地印在他们的文化形态中,积淀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大海给予了他们“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改革开放40年来,象山文化事业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进展道路,海洋文化事业蓬勃进展,先后荣获了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渔文化之乡、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等称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历史新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投身拨乱反正,象山文化领域沉闷的局面迅速改变。“象山县文化馆”名称重新恢复,省文化厅拔款新建的文化馆大楼落成。全国第四次文代会迎来文化蓬勃进展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祝辞》中提出我国新时期文学艺术的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党如何领导文艺等一系列重大根本问题。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进展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象山全社会文化制造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亮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杰作,文化园地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进展的要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先进文化建设上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高度来认识,对于提升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整体布局中的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进一步繁荣进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1页共10页科学进展观引领文化进入大进展大繁荣的历史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进展观,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使文化建设踏上科学进展、和谐进展之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发出“推动文化大进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代号召,中国文化建设步入了历史新起点。XX年6月,象山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海洋文化大县建设专题读书会暨海洋文化大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文化事业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海洋文化大县建设的方向,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宣传文化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放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地位上。党的十八大号召,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雄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XX年11月,象山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海洋文化强县建设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文化强县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明确了我县今后一个时期海洋文化强县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战略举措。改革创新贯穿40年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文化进展中的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文化进展道路上的新课题。4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不断深化。我县也立足海洋特色文化,着力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40年来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第2页共10页改革开放的40年,是象山历史上近代以来文化进展最稳定、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之一。(一)文艺创作日益繁荣。40年间,我县文艺各个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活跃,文艺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艺队伍更加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