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鲁教版历史六上《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word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2.通过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表,培育综合归纳能力。3.培育热爱科学、刻苦钻研的精神。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本课的难点:割圆术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搜集或采访家长,收集有关农业方面的谚语。(2)准备铅笔、小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觉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23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二、明确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任务,同学齐读。三、自学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时空连线——祖冲之学术报告会祖冲之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学校,应邀作一场学术报告,他的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2)祖冲之采纳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3)祖冲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指导同学阅读133页“祖冲之和圆周率”课文,同学自学思考准备:同学展示:(祖冲之是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成就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利用前人制造的“割圆术”。祖冲之著有《缀术》。祖冲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对科学讨论兴趣浓厚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不盲从,敢于创新。刻苦钻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老师点拨:(1)祖冲之为什么要推算圆周率?先让一位同学说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公式中的π表示的就是圆周率。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圆周率。应用于数学、天文学、历法机械制造等各领域,(2)“割圆术”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把小刀,我们看到,铅笔是6边形的,我们用小刀均匀地在铅笔的每一个棱上削掉一块儿,使它变成12边形,用这个办法再削……我们观察到随着铅笔边数的增加,会出现什么现象?边数越多,他的周长越逼近圆的周长,面积越逼近圆的面积,圆周率的数值就越精确。假如根据割圆术计算,要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精确的圆周率值,这就需要对9位数字以上的大数进行上百次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祖冲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过渡讲解: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出现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这部百科全书就是贾思勰所作的《齐民要术》。好!我们阅读第二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指导同学阅读134页“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课文思考回答:《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主要内容是什么?历史地位怎样?同学展示: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师点拨:贾思勰非常重视实践,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他在《齐民要术》中收录了大量的农业谚语、歌谣。有很多农业谚语至今流传,指导农业生产。让同学分组展示收集的农业谚语,提高学习兴趣。回顾古代农业进展情况:(1)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就已经领先于世界种植哪三种农作物?(水稻、粟、蔬菜)我国汉朝农耕技术又有怎样的进展?(西汉的耕犁已经安装犁壁耕地,使用耧车播种,掌握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而且大规模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等)3.郦道元和《水经注》北朝还有一位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