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A级基础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解析:②水煤气是炭(煤)和水反应生成的,属二次能源,⑤盐酸和食醋均为混合物,⑥纯碱(Na2CO3)属于盐。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粒带电;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3.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uO→CuCl2B.Zn→Zn2+C.H2→H2OD.HCl→H2解析:需加还原剂,则自身是反应中的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应降低,HCl―→H2,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4.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Br-、COB.Al3+、H+、MnOC.NH、Fe3+、SOD.Ag+、Cu2+、N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的问题。溶液中通入NH3,得到氨水,溶液呈碱性,可与Al3+、H+、Cu2+、Ag+、Fe3+等反应,故B、C、D皆不符合题意,而K+、Br-、CO在碱性条件下皆可大量存在。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5.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A.NaCl、NaClOB.NaCl、NaClO3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解析:在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1→+5和+1→-1,NaClO2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即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选项A中均降低,选项B、C符合上述要求,选项D化合价均升高,但选项C中NaClO不是最终产物,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6.制作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解析:在题设条件下,如果氯化铁溶液足量,铁粉和铜粉都可以与之完全反应,在此情况下,烧杯中既无铁也无铜;如果铁粉和铜粉足够多,氯化铁溶液相对不足,则反应后铁和铜都会存在;如果氯化铁溶液、铁粉、铜粉适量,则下列反应优先发生:Fe+2FeCl3===3FeCl2,这样,烧杯中将有铜,而铁粉没有剩余。无论如何有铁无铜的现象不可能存在。答案:B7.用于发射“嫦娥”一号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火箭升空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H8N2B.该反应中C元素被氧化,N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该反应每生成1molCO2转移8mol电子解析:C2H8N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元素化合价-3价,反应后C、N化合价均升高。而N2O4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到0价,反应中N2O4共得到16e-。C2H8N2是还原剂,N2O4为氧化剂。C2H8N2中的N元素被氧化,N2O4中的N元素被还原,所以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每生成1molCO2共转移8mol电子。答案:CD8.人体中正常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高价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维生素C将Fe2+转变为Fe3+D.亚硝酸盐被氧化解析:由题意知Fe2+被亚硝酸盐氧化成Fe3+,说明亚硝酸盐作氧化剂,被还原,故A、D项错;Fe2+变Fe3+而中毒,缓解毒性的方法是使Fe3+重新生成Fe2+,维生素C能够解毒,说明维生素有还原性,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9.(13分)一个体重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