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基础达标]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于()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2.下图是一幅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下列五四运动的口号能体现这幅漫画的内涵是()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④“劳工神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4.下面中共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中,反映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D.我们的责任是为开展国民运动而工作5.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年后党的“二大”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由“一大”时共产党要推翻的革命对象变成了共产党在革命中要团结的力量。这一变化说明()A.党的奋斗目标变化不定B.党在“一大”时犯了左倾冒进错误C.党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D.党在“二大”时犯了右倾投降错误6.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A.开展土地改革B.进行万里长征C.工农武装割据D.实施武装斗争7.“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8.红色旅游,是一种可供人们吸取历史知识与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文化遗产。下图为某中学参加红色旅游团选择的地区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你认为下列拟定的旅游主题符合图画历史信息的是()A.历史转折,出奇制胜B.革命摇篮,燎原之地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D.艰苦卓绝,革命奇迹题号12345678答案[能力提升]9.阅读下列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毛泽东的书法图二江西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图三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结合图一回答,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是如何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2)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地军民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什么?(3)图一、图二和图三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答案解析】1.A2.A3.D4.B5.C6.C7.B8.D9.(1)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27~1930年,全国共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发展到10万多人。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2)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采取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3)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国民党四次反革命“围剿”被粉碎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②意义:中国革命有了统一的政权机构,使革命发展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