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VIP免费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_第1页
1/14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_第2页
2/14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_第3页
3/14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中国花文化包括花卉文学、花卉画、花卉工艺品、插花艺术、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一系列可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园艺生产落后的结果是,我们做城市绿化和景观工程的时候,有时就没法根据设计进行标准化建设●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中国人喜爱梅兰竹菊,而西方传统中的典范之花是玫瑰●我们对花文化的讨论和对花卉的相应开发还不够,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A花草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染,早已被给予各种象征意义,不懂花草,有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亲密,自然的花卉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它包括中国花卉文学、中国花卉画、中国花卉工艺品、中国插花艺术、中国花卉食品、中国香花疗法等一系列可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为什么要谈花文化?我们喜爱花,并不表示我们就懂花。花草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染,早已被给予了各种象征意义,不懂花草,有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曾有个房产商给新楼盘做绿化,我一看就发觉有问题,由于他在每户门前种一棵石楠树,而石楠树在江南文化区多是墓地用树,作为一般的景观树还牵强,种在家门口就不妥。什么地方什么场合栽什么花,用什么花,其实是有讲究的,类似还有寺庙普遍种的植物,一般家庭也是不种的。或许有人会说,这不算什么,花木不就是花木吗,但是,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角度来说,讨论花文化是有必要的。此外,讨论花文化,还是为了制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宝。1992年,我参观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大型园艺公司,叫“LoneStarGrowers”,白宫冬季的用花就是这家公司供应的,国内到目前还没有一家园艺公司能达到它的先进程度。园艺生产落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比如我们做城市绿化和景观工程的时候,有时就没法根据设计进行标准化建设。这家公司有“颜色部”,生产各种颜色的应时鲜花,比如很一般的红色圣诞花,1992年一盆就可以卖8美元,利润是很高的。甚至连山野里的野草,这家公司也会特地栽培并做出商标,然后批量化生产,也能卖4到5美元。我特意去查了它生产的野生植物种类,其中有一些甚至在南京紫金山上也有分布。可见我们身边的植物资源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B食用花卉、药用花卉,成为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行为,并演化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学先来说说花卉食品。食花作为一种奇妙而迷人的饮食文化,曾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展,这一现象在一些国家消逝了,而在中国则进展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斋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进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菜肴的一个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公元前300年左右,屈原就有关于食用木兰、菊花的诗句,此后两千多年间,人民开发出了很多美味的花卉食谱,比如桂花、菊花、金银花、玫瑰花、槐花等,都是百姓熟知的食谱内容。云南地区有食用杜鹃花与白花羊蹄甲的传统,当然并非全部种类的杜鹃花都可以食用。重庆有一家花卉餐厅,全部菜肴都与鲜花有关,布局类似生态餐厅,服务员也都经过精挑细选和职业培训,营造了餐厅整体的气氛。再来看香花疗法。在中国丰富的花卉资源中,有很多种类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用价值。中国人用这些药用花卉防病治病,成为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行为,并演化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学。香花疗法则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依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亲密接触,从而发挥其康复作用。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但有关的文学记载和应用历史比后者更为悠久。比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香花疗法中,解郁的有牡丹花、芍药花、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