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其吸水力的变化为()A.不变B.等于0C.由大到小D.由小到大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需要消耗能量B.蛋白酶的分泌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乙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3.(多选)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运输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B.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运输速率D.葡萄糖分子可以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4.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加入呼吸抑制剂,一段时间后,发现根细胞对Mg2+的吸收速率下降,Mg2+进入根细胞的方式是()A.协助扩散B.自由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5.下图表示某种实验状态的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个细胞先后进行,属于自身对照B.当该细胞停止质壁分离瞬时,⑥与⑦中溶液的浓度相等C.若⑥中的溶质可以被吸收,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自动复原D.处于⑤中的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各种细胞器不属于原生质层6.下列关于“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量增多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运动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7.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乙醇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②有关8.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溶液的浓度大于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浓度B.甲物质不能通过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C.紫色液泡颜色会加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将质壁分离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可判断其是否具有活性9.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消耗能量的是()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矿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10.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浓度11.囊泡运输调控机制是指某些分子与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而是依赖围绕在细胞膜周围的囊泡进行传递运输。囊泡通过与目标细胞膜融合,在神经细胞指令下可精确控制激素、生物酶、神经递质等分子传递的恰当时间与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经囊泡运输的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因此被转运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B.外分泌蛋白是按照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C.囊泡运输机制不需要消耗能量D.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也是通过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上的12.(多选)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下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D.图中各种载体蛋白只具有运输功能能13.下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物质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物质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的是_____,可用图乙中①的表示的过程是_____,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2)除了图中体现的功能外,细胞膜的功能还有。(写出1点即可)(3)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