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1.(2015·山东临沭二中模拟)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相对论的影响。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指的是相对论,而相对论的重大作用是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成功地打开了一扇大门,故答案选A项;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B项表述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答案]A2.(2015·广东六校联考)北京时间2013年3月15日凌晨,《科学》杂志在线发文,宣布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让研究新的量子系统成为可能,或将对信息技术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下列科学家与这一发现不相关的是()A.普朗克B.达尔文C.玻尔D.爱因斯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子学说的相关内容。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提出光量子假说并解释了光电效应的是爱因斯坦;达尔文与量子理论没有关系,故选B项。[答案]B3.(2015·江苏启东中学模拟)按照史学家麦迪森的估算,公元元年时世界人均GDP大约为445美元(按1990年美元算),到1820年上升到667美元,1800多年里只增长了50%。同期,西欧国家稍微好一些,但也只是从公元元年的450美元增长到1820年时的1204美元,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国也大致如此。而从1820年到2001年的180多年里,世界人均GDP从原来的667美元增长到6049美元。请问,关于从1820年到2001年的180多年里人均GDP成倍增长的原因是()A.人口的减少B.战争的影响C.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D.经济全球化[解析]本题考查技术革命的意义。根据线索可知,这一时间段内人口是在急剧增加,A项错误;战争只能破坏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发展,D项错误;而三次技术革命则贯穿于这一时间段,所以答案为C项。[答案]C4.(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研读下表(据美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①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中西方科技。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并不是因为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所以本题凡是含③的选项均是错误的,故答案选B项。[答案]B5.(2015·广东茂名高三二模)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B.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竞争C.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D.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认识。题干材料是爱因斯坦1936年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名为《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通过题干材料可知,他批判的是人们用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理论来进行恶性竞争,并不是批判进化论,故A项解读错误,B项解读正确;根据“创造性”可知C项正确;根据“独立思考”可知D项正确。故选A项。[答案]A6.(2015·四川宜宾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都以技术为中心,但现在,多数国家却仍然落后,不是因为不知道这些技术,而是因为运用先进技术的资本不够,操作和使用的技术水平不够,更重要的是,不愿接受先进技术必然会带来的社会改组。材料突出反映了()A.落后国家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