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幼儿游戏的发展规律与教育提示(一)0岁~2岁练习性游戏为主练习性游戏(也称感知运动游戏、机能性游戏)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所组成。具体表现为幼儿反复重复某一动作。例如不停地摇晃玩具;把玩具推到桌子的一头,又把它拉回来,长时间地不断重复等等。练习性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表现:这一时期,幼儿身心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世界在他们眼中都是新鲜而陌生的,他们需要利用一切机会去探索周围世界中的每一件新事物、去体验刚学会的每一个新动作,在探索和体验中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是感知和动作,于是就表现出了“动即快乐”的游戏原则。游戏过程中,幼儿喜欢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练习。他们喜欢用手摆弄玩具,也常常把玩具放在嘴里通过吸吮来游戏。除了动作性的练习游戏以外,孩子还常常不断地问“为什么”,有时甚至是明知故问。实际上,他可能对问题的答案并不感兴趣,而只是对问题本身的形式感兴趣。教育提示1、为孩子选择适当的玩具。在选择玩具时既要注重其教育价值,又要注意安全性。能发声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尤其是彩色的球形玩具)、会动的玩具及塑胶类动物玩具等很受1岁前孩子的欢迎。1岁之后,随着幼儿运动能力的增强,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些拖拉玩具,这种玩具能够增强孩子走路的兴趣。另外,应该给孩子多准备一些质地不同的玩具(如木质玩具、塑料玩具、绒布玩具等),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不同材料的特征,认识周围世界的丰富性。无论哪一种玩具的选择,都应该注意其安全性。玩具不能太硬、太重,玩具的表面要光滑,以免孩子弄伤自己,玩具的体积不能太小,以免孩子误吞。另外,要保证玩具材料无毒、卫生。2、留心发掘游戏机会。练习性游戏的内容非常丰富,凡是能给孩子适量的感官刺激、让他们运动的活动都很受孩子欢迎。藏猫猫、蹦蹦跳跳爬楼梯、玩水、玩沙等都是孩子喜欢的游戏。细心的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发掘游戏材料和内容,与孩子一起游戏。3、要用爱心和耐心支持幼儿的游戏。练习性游戏的典型特征就是重复性,有时大人会感觉很烦,所以,当孩子不停地重复同一个问题或者同一个动作时,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游戏心理,不要责怪和训斥孩子。(二)2岁~5岁象征性游戏迅速发展,结构性游戏频率较高随着幼儿想像力的迅速发展,2岁以后,练习性游戏减少,开始出现大量的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的典型特征是:幼儿借助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物品,来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和生活情景。例如,两臂张开,说自己在“开飞机”;拿根棍子当“马”骑。3岁以前,幼儿象征性游戏中往往没有角色,只有动作的象征。3岁之后,幼儿的游戏中开始出现角色。比如,抱着玩具娃娃“给宝宝喂奶”;站在小凳子上当“警察叔叔指挥交通”。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想像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象征性游戏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另外,结构性游戏也是这一阶段的儿童非常喜爱的游戏形结构性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材料来建构某种物体的游戏。搭积木、插积塑、捏橡皮泥、手工制作等都属于结构性游戏。这种游戏能够提高儿童对数、量、形及空间概念的理解,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1、根据孩子游戏发展的阶段提供相应的玩具材料。虽然同是象征性游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孩子的年龄越小,想像力发展越不成熟,对玩具材料逼真性的要求越高。因此,刚开始家长可以给孩子布娃娃、过家家用的锅、碗、瓢、盆、燃气灶、冰箱等一系列比较逼真的玩具。以后,可以引导孩子用手边的东西来代替这些“真家什”:枕头当“宝宝”、纸盒当“冰箱”、雪糕棒当“针管”……这样有助于孩子想像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支持建构游戏的材料很多,积木、积塑、各种拼插玩具都是典型的建构材料。建构游戏的玩法很多,难度差距育提示式。也很大,家长应该勤观察,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提供适当的指导。2、参与其中,支持孩子的游戏。孩子在玩象征性游戏时常常喜欢有人和他一块儿玩。家长可以通过参与的方式来支持孩子的游戏。比如,当孩子把烧好的“鱼”端来时,家长应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