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建筑制图》和《房屋构造与识图》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理论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对土木工程简单结构和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并能识读和理解建筑结构施工图,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94学时,6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1.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简单结构和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和识读理解建筑结构施工图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施工员、安全员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整合课程内容,确定本课程内容。3.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把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建筑结构施工图融入各模块学习中,并在各教学单元融入标准、规范、协作和质量体系内容,使实践性和职业性课程内容得以体现。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初步具备对土木工程简单结构和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并能识读和理解建筑结构施工图。1.掌握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进行常用杆件与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2.会查阅建筑结构相关构件构造要求的国家标准;能进行基本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钢结构的连接计算;3.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并了解解决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4.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素养。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力和力偶内容与要求参考学时静力学分析基础受力分析基础平面力系的简化平面力系的平衡内力计算基础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和应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质力系的平衡问题轴向拉伸和压缩静定单跨梁截面的几何性质静定单跨梁的内力静定单跨梁的应力和强度压杆稳定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压杆的失稳临界力的计算结构计算的基本原则1.掌握力和力偶的基本概念;2.会进行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计算;3.会进行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计算。1.了解荷载的简化与分类;62.理解约束的概念;3.了解力学计算简图的概念;4.会进行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的绘制。1.掌握力的平移定理;2.掌握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81.会进行平面平衡问题的约束力计算;2.掌握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的应用。1.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2.理解内力的概念和截面法;3.掌握杆件的基本变形。1.会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2.了解应力的概念;3.会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121.理解允许应力和安全系数的概念;2.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3.掌握虎克定律的应用。1.了解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质;2.了解低碳钢压缩时的力学性质;3.了解铸铁的力学性质。1.掌握静矩和形心得概念;2.掌握几种常见截面惯性矩的公式;3.会用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计算。1.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和静定单跨梁的类型;2.理解剪力和弯矩的概念;103.了解常见单跨梁在简单荷载下的内力图。1.理解梁的正应力的概念;2.会进行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3.了解梁的剪应力概念及其强度条件。1.了解压杆失稳的概念;2.理解物体的三种平衡状态。41.了解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2.会进行临界应力的计算。1.掌握建筑结构的概念、分类;62.掌握建筑结构的荷载的类型。模块教学单元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内容与要求1.了解建筑结构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设计年限,安全等级概念;2.理解实用设计表达式;3.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1.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2.会进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单筋矩形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