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十四 两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阶段质量检测(十四)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十四 两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阶段质量检测(十四)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十四 两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阶段质量检测(十四)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十四 两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阶段质量检测(十四)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阶段质量检测(十四)[学生用书P413(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0·青岛调研)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美国外交的“理念”和目标,也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因此,二战后出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大格局,从根源上说应起始于()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雅尔塔会议D.“北约”成立解析:选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故A项错误;雅尔塔会议确立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局面,故C项错误;“北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2.(2020·哈尔滨九中检测)有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该学者提到的这一政策()A.针对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国情B.使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确立C.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D.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推知,该政策应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民族矛盾尖锐的史实,故A项错误;“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的应该是十月革命后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苏俄的生产力水平,故D项错误。3.(2020·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检)列宁主张“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协调。”基于材料中的出发点,列宁()A.颁布《土地法令》满足农民要求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主张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D.确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材料中的出发点,列宁主张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商品经济关系,他将这个思想付诸新经济政策,故选B项。A项是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故A项错误;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D项是苏联模式,故D项错误。4.(2020·三明二模)《1913~1932年沙俄、苏联经济数据表》年份数据类别1913年1920年1925年1928年1932年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77.39158368钢(十万吨)42019186.8425.1592.7粮食(百万吨)144.452.5113.3123.3111.6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社会制度的转型推进经济迅速发展B.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成功探索推动苏联经济复苏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全面提升D.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解析:选B。“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探索是指新经济政策,从表格中定位1920年、1925年两个年份,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钢、粮食产量都大幅度提升,故选B项;沙俄到苏俄、苏联的社会制度转型,定位1913年、1920年,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钢、粮食产量都处于下降状态,排除A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定位1928年、1932年,可以看出粮食产量都处于下降状态,排除C项;苏俄时期是指1917~1922年,表格中缺乏足够的数据说明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排除D项。5.(2020·淄博一模)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解析:选B。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与“一五”计划期间相比,苏联重工业产值的增长比例有所下降、农业由负增长到54%、轻工业由90%到100%,这说明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故选B项;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产值的增长所占比重大,农业所占比重小,产业结构并不均衡,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农业集体化无关,排除C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方经济危机之前已经存在原因是内因,即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D项。6.(2020·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十四 两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阶段质量检测(十四)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