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1.1.1.道路危险化学品事故1.1.1.1.道路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碰撞、碾压、刮擦、翻车等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1.1.1.2.类型有碰撞、碾轧、刮擦、翻车、人员跌落、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等。1.1.2.生产安全事故1.1.2.1.作业车辆在作业场所内行驶或作业中引起乘员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碾压、碰撞固定物等造成人员伤亡。1.1.2.2.车辆在作业场所内及作业道路上行驶因宽度、高度不足,转弯半径过小、地基承载力不足发生的车辆沉陷、翻车、坠车事故。1.1.2.3.维修车辆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砸伤人或溜车压人、撞人等。1.1.2.4.车辆在作业时发生车辆沉陷、翻车、触电引发火灾、爆炸。技术管理混乱。1.2.危险源矿山炸药库和雷管库违章操作发生爆炸事故,脱硝氨水发生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事故,氧气乙炔库发生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化验室化学药品发生中毒、灼烫、火灾爆炸事故。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危险化学品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放射危险性、腐蚀危险性等。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污染环境等重大事故的危险性.在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过程中,若发生事故,不仅会引发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等灾害,而且会造成行车重大事故,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导致环境污染。1.4.危险性分析1.4.1.搬运、装卸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摔、碰、拖拉、翻滚、野蛮操作或使用不合格的装卸工具等,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化学灼伤事故。1.4.2.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没有划定禁火区,作业人员违章吸烟或动用明火,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4.3.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行驶中违章行为造成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翻车、撞车,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化学灼伤事故。1.4.4.危险化学品包装不合格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在行驶途中发生泄漏,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4.5.混装混运互为禁忌物料,运输中由于货物相互挤压致包装破漏,二种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料混合,会引发着火,爆炸事故。1.4.6.危险品库房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漏雨进水,阳光直射,使物品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发生火灾。1.4.7.罐体、阀门、法兰等维护保养不到位发生泄漏,堵漏过程中火源控制不严、汽车排气管火星、烟囱飞火等外来火种;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等,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4.8.危险品仓库或露天的储罐遭受雷击,发生火灾事故。1.5.事故前的征兆1.5.1.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违章装载等.1.5.2.车辆起步时不认真观察,驾驶和装卸过程与他人谈话、嘻笑、打逗.1.5.3.在危险地段行驶或在狭窄、危险场所作业时不采取安全措施,冒险蛮干。1.5.4.车辆的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转向指示灯等不齐全有效。1.5.5.在通道狭窄且交叉和弯道较频繁路段,驾驶员精神不集中或不认真观察情况.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氨水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中毒或造成火灾爆炸。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质管部管理,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质管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质管部全体、物流处、安环处、综合办和维修部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2.2.职责2.2.1.组长的职责2.2.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2.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2.2.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2.2.2.副组长的职责2.2.2.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2.2.2.2.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2.2.2.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2.2.2.4.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2.2.3.伤员营救组职责2.2.3.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