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内容:某移变硐室与某回风巷贯通。二、现场概况某移变硐室与某巷剩余20米即将贯通,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贯通前,某移变硐室采用2×45KW的风机供风,供风量为735~470m³/min,正常掘进时某移变硐室最大瓦斯浓度在0.2%左右,巷道无积水,支护符合要求。三、施工技术要求移变硐室贯通前断面为10.5m²,宽度3.5m、高度3m,采用锚网+锚索支护。在贯通处(某回风巷侧)打设一排锁口锚索,锚索距帮250mm,间距900mm,共打设10根锁口锚索。七采某巷在贯通处20米处挂一道铁丝网,设置警戒。每班安排专人巡查贯通处顶帮情况。四、施工作业方法及工艺(一)施工工艺:1、巷道施工方法:硐室贯通时,采用综掘施工工艺。综掘机型号为EBZ160。2、施工工艺流程:交接班→安全检查→延长输送机→检查激光、中腰线→设置警戒→检查瓦斯→割、装、运煤(备料)→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永久支护→扩至全断面→清理浮煤。3、运输方式:掘进机后二运搭接巷内铺设的刮板输送机,再通过机轨巷的胶带输送机转运至七采南皮带巷胶带输送机。(二)支护方式:1、临时支护:机载式临时支护临时支护架设方式:巷道成形后,机组退至永久支护下,将机组切割头落地、停机闭锁,隔离开关打至零位,切割头上护罩。2人进入工作面,站在永久支护用长捅杆进行敲1帮问顶(敲帮问顶时由综掘机司机负责观山,班长负责敲帮问顶,安检员现场监督),要保证退路畅通。将迎头顶、帮上的活渣全部敲掉,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由班长统一指挥,首先由两人(两片网四人)配合抬网置于临时支护装置上放平、放正、放稳,验收合格后除观察工及两名升网人员外其它人员退至二运以外,解除机组闭锁,两名升网人员站在永久护下完成铁丝网的接顶工作,临时支护支设好后,停机闭锁,隔离打至零位,司机方可离开操作台进行其它工作,联网人员进入工作面站在永久支护下进行联网,联网后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顶帮平行作业。采用临时支护装置进行临时支护时,若临时支护装置挡住了部分锚索的施工位置,可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对临时支护装置接顶位置进行调整,然后施工剩余锚杆或锚索。在启动机组时除班组长以外其他人员必须撤至转载机以外,退机前必须对锚杆进行预紧。2、永久支护:工作面设计采用金属锚杆+锚索+锚网联合支护,支护参数为:(1)顶板支护:顶板锚杆规格为φ22×2400mm的左旋螺纹钢锚杆,矩形布置,间排距为800×900mm,一排5根,顶角锚杆距帮150mm,锚杆与顶板角度为75°,锚固方式为树脂锚固,锚固剂为1支MSCK2340+K2360,锚杆预紧力矩不小于280N.m,锚固力不小于127KN,锚杆露出螺母10~50mm。顶锚杆安装前还要挂设φ4mm的钢筋网和W钢带,钢筋网规格为长×宽=2100×1100mm。W钢带规格为:3200×280×4mm;铺网时,网片短边要求沿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铺设,一排2张,网片之间必须压茬布置,搭茬长度至少100mm,每隔100mm用14#铅丝双股双排扣连接扎牢。顶板安装锚索规格为:φ21.8×8500mm的钢绞线锚索,锚索施工间距为1800mm、排距为1800mm,与顶板角度为90°,每排2根,锚固剂为1支MSCK2340+K2380,锚索预紧力不小于290KN,锚索间排距允许偏差±100mm、锚索露出锁具150~250mm,不允许锚索2打在锚杆同排或钢带上,锚索施工完毕后必须安装防射装置。(2)帮部支护:帮锚杆规格为φ20×2000mm的螺纹钢锚杆,矩形布置。每帮3根,每排6根,间排距为900×900mm,顶角锚杆与巷帮角度为75°,距顶板300mm,中部和下部锚杆与巷帮角度为90°,下部锚杆距底板900mm,锚固剂为1支MSCK2340+K2360,锚杆允许间排距±100mm,锚杆预紧力矩不小于200N.m,锚固力为105KN,锚杆露出螺母10~50mm。两帮铺设1800×1100mm的8#铁丝网,网格为50×50mm,竖向铺设,网间搭接不小于100mm。五、各工序施工质量标准(一)巷道掘进:1、巷道宽度:3500mm,中线至任何一帮的偏差为:0~+150mm。2、巷道高度:3000mm,允许偏差为:0~+150mm。巷道掘进后要求顶底板、两帮平直、无明显起伏,坡度一致。(二)锚网支护1、锚杆孔深度:Ф20×2000mm的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1100mm;锚杆孔深度允许偏差均为0~+30mm。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