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日童国林+86-21-63410666-809tongguolin@fullgoal.com.cn参考资料:《欣逢盛世积极进取》2006年2季度投资策略报告《稳中求进》:2006年3季度投资策略报告20062006年年88月投资策略报告月投资策略报告中国出口对全球需求的弹性系数为6.2;全球经济增长:此起彼伏,整体平稳;国内经济:超高速发展引发新一轮宏观调控;但是从物价水平来看,宏观经济总量上没有什么问题;新一轮宏观调控为结构性调控,重点是货币信贷和房地产,消费仍然受到保护;下一个启动宏观调控工具可能是汇率,人民币升值步伐可能加快;大宗商品上看,BDI指数持续上升应引起关注美圆走弱可能性加大;从已经公布的中报业绩来看,超过60%的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短期市场受到扩容、“小非”、QDII、获利回吐等因素的压制;应关注IPO产生的新的投资机会;调高农林牧渔、交通运输、轻工制造的投资评级,降低餐饮旅游、采掘、信息设备的投资评级。2006年8月份行业配置建议表行业投资建变化行业投资建变化商业贸易超配轻工制中性调高食品饮料超配交通运中性调高交运设备超配餐饮旅中性降低机械设备超配金融服中性农林牧渔超配调高公用事低配医药生物超配信息服低配有色金属超配家用电低配电子元器超配黑色金低配建筑建材中性房地产低配纺织服装中性采掘低配降低化工中性信息设低配降低宏观经济一、中国出口与全球需求高度相关根据高盛公司(GoldmanSachs)的研究,中国出口增长对全球需求的弹性系数大约为6.2,而对真实汇率变动的弹性系数只有1.5。换句话说,全球真实需求每放缓1个百分点,中国的出口将被拉低6.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共振越来越密切了。二、全球经济增长态势:此起彼伏1、美国经济急速放缓。最新公布的美国2季度GDP增长2.5%,而1季度为5.3%,显示美国经济正急速放缓。美国经济放缓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占GDP比重5.5%个人住宅投资持续下滑,在2季度下降6.3%。尽管经济放缓大大降低了FED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但是美国的通货膨胀威胁并未解除。2季度核心PCE为2.9%,而一季度为2.1%。2、日本、欧盟经济快速上升。最新公布的日本6月份工业生产总值同比上升4.8%,而5月份的数据为3.9%,显示出日本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也符合普遍预期的2006年日本GDP增长2.9%。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得日本央行在7月17日底气十足地结束了零利率政策,5年来首次将官方利率提高到0.25%。此前的4月1日,日本央行宣布放弃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欧元区由于高失业率(8%左右)等因素导致消费增长缓慢(1%),但是,领先指标持续走高仍然显示欧元区的经济正在复苏。主要经济体领先指标(截止7月31日)3、全球经济整体健康。由于美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极大,美国经济的放缓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经济的表现;但是,日本、欧盟以及BRICs国家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国的下滑,全球经济整体上仍然健康。三、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引发新一轮宏观调控1、经济超高速发展。2季度GDP增长11.3%,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1季度数据为10.3%。主要经济指标指标6月份5月份数据同比增长%数据同比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当年累计,亿元)36,36831.3025,443社会消费品零售(亿6,05813.906,17614549.861301.503.50(亿元)322,75618.43316,7097,81819.507,0602、总量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与极低的物价水平,且货币供应量开始放缓,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总量上经济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超高速发展,不是由于内需主动拉动的,更不是单纯的货币发行刺激,而是受出口强劲增长所致;我国的出口已经不仅仅是低附加值的纺织服装、玩具,而是从汽车到电信设备到重大装备的高附加值产品,全线大量出口。由于出口需求的激增,导致相关产业大量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繁荣;同时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繁荣时期,上述出口推动的增长模式无疑是不错的。正如前文分析,我国出口对全球需求的弹性极高,全球经济增长时,我国收益很大。3、结构调整是必须的。问题是,全球经济变幻莫测,国家决策者未雨绸缪。第一,不能指望全球经济永远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