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改造施工方案幕墙施工流程及工艺施工方案(一)施工流程拆除原有玻璃幕墙T清洗骨架型材表面T检查型材焊接是否牢固T玻璃安装T注密封胶—饰面清洁T预验收T交付验收(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及安全通道上搭设双层硬木板,防止玻璃坠落。拆除原有玻璃幕墙,并用专用清洁材料清理骨架型材表面残留的胶粘剂,检查型材的牢固性,将型材表面涂抹上防锈漆。将拆除的玻璃建渣外运。(2)、所有材料及各种附件配套齐全,并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书。(3)、防腐材料、防火材料、填缝材料、密封材料、保护材料、清洁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的规定。(4)、构件安装前,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如有表面损伤、变形及松动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理、校正等处理,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三)施工安装1、玻璃安装玻璃安装前应将表面尘土和污物擦拭干净。热反射玻璃安装应将镀膜面朝向室内,非镀膜面朝向室外。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应保持一定空隙,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二块弹性定位垫块;垫块的宽度与槽口宽度相同,长度不应小于100mm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玻璃四周橡胶条应按规定型号选用,镶嵌平整。橡胶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1.5%2,其断口应留在四角;斜面断开后应拼成预定的设计角度,并应用粘结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幕墙的分格玻璃接缝应横平竖直、均匀一致。2、防火层处理幕墙与主体结构层之间的缝隙应采用100厚防火岩棉和1.5厚镀锌铁皮等保温材料填塞,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续封闭,接缝应严密不漏水。3、硅酮密封胶施工硅酮结构胶施工参照《打胶作业指导书》操作。硅酮耐候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施工宽度不应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硅酮耐候胶在接缝内应形成相对两面粘结,并不得三面粘结。4、幕墙安装施工隐蔽验收内容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装。幕墙四周、幕墙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间隙节点的安装。六、施工过程控制程序(一)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①建立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组),管理人员配备到位。②编制施工材料采购计划。③编制技术文件、主要设备需用计划。④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和现场安装计划。⑤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⑥其他需要准备的内容按项目质量策划编制指导书要求执行。(二)技术文件和资料准备技术文件准备包括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外来文件的搜集。外来文件主要为业主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批1、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书。2、施工方案由工程部编制,公司审批。技术交底书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批。(四)工地安装过程控制1、开工前,施工员对施工组全体成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在施工员施工日记上记录交底的时间、内容及参加交底的人数,参加交底的人员要在《技术交底表》上签名。2、技术交底要求:工程内容、工艺流程、工序划分、施工方法、检验要求及工序的交接办法都要交代清楚3、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内。4、开工前,施工员要对施工班组全体成员进行安全交底,参加交底人员要在安全交底记录表上签字。5、每道工序(过程)完工后,实行由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和质检员“终检”的三检制,上道工序检验不合格,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五)特殊过程控制当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事后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时,如焊接、隐蔽件、玻璃打胶工序称为特殊工程。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适用时,这些确认的安排应包括:a、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b、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c、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d、工程部项目经理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予以明确标识,并进行严格的连续质量监控。e、过程的再确认,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根据需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