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现代化的表现之一。与一般的建筑策略比较,住宅产业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建筑建设速度,提升建筑质量,还可以保证建筑具有环保性能和极强的功能性,这是我国建筑行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文章针对产业化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及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立志于推动我国实现住宅产业化,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参考。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安全性与功能性,更要求绿色与环保,因此,传统施工技术向环保施工技术转变是大势所趋,且建筑工业化的变化趋势也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与现阶段建筑业发展方向一致,但根据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受传统思想和模式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建设阶段仍需要大量人力,特别是装配生产的整体水平以及工业化推进速度亟待提高。对此,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产业化住宅整体装配式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非常必要。1产业化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划分及技术要点分析1.1装配式框架结构划分在现阶段的建筑领域,装配式框架结构大致分为三类:框架类装配式、剪力墙式、框剪装配式。其中,框架类装配式结构的组成主要有预制梁构件、板构件和填充墙等,各结构之间通过浇混凝土连接。这类结构具有操作简单、建设成本低、建设效率高的特点,一般常在办公楼、住宅、商业楼建设中应用,缺点是抗震能力较差、安全性较低。剪力墙结构的组成主要有板构件与装配式墙体两部分,设计要灵活,以确保结构顺畅连接。该结构具有分隔不同户型的优点,现阶段普遍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框剪结构则结合了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具备极强的灵活性和优秀的抗震性能,但站在整体的角度上考虑,该结构节点连接部分的建设要求较高、工艺复杂,因此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1.2装配式结程度划分在现阶段的产业化住宅整体装配式框架结构建设中,根据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区别,可以将装配程度划分为全装配和部分装配两种。全装配工艺的所有施工构件由专业厂家设计完成,并交由专业人员安装。部分装配的主要使用构件类型是预制件,因此部分关键结构节点和填充墙体部分需要借助浇筑工作完成,从效果上来看,部分装配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抗震能力都要优于全装配工艺。1.3产业化住宅整体装配式框架结构施工材料分析在现阶段装配式框架结构建设材料当中,因各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性存在差异,可以按照结构体系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质结构体系,另一类则是轻质结构体系。前者多数情况下应用于复合式建筑中,但该体系存在耗费时间长、施工工序繁多复杂的缺陷。后者的材料来源极为广泛,多数轻质结构材料,如玻璃纤维、木头等都能应用于该体系建设,轻质结构材料最大的特点是质量小且加工简单,多数应用于住宅小规模设计工作中,例如网架结构等,在实际应用中,轻质材料具备灵活性,且不会拉长施工周期,有利于控制建设时间,现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住宅整体装配式结构的建设中。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效果还是材料性能,综合能力更强。2工程简述某住宅项目建筑面积为119724.35m2,工程包括3楼、4楼和5楼配套服务用房以及地下车库,3楼和4楼地下层数为1层,地上层数为18层,整体建筑高度为57.16m,采用整体式剪力墙结构,5楼地下层数为1层,地上层数为4层,整体建筑高度为17.85m,采用整体式框架结构,3楼和4楼为公寓住宅,5楼为服务配套用房。3产业化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工艺3.1PC构件吊装及就位3.1.1PC施工流程该工程3、4楼结构为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结构,使用构件叠合板、梁、预制墙板、阳台板、楼梯等。5楼结构为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使用构件预制柱、叠合梁、板等。按照该项目特点制定标准施工流程见图1。3.1.2转换层预留钢筋建设3、4楼的第三层为转换层,5楼的第一层为转换层。一般来说,因为第一层预制构件吊装精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转换层钢筋定位有之间影响,所以该工作流程的各环节顺序与吊装建质量与精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以往的建设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1)测量放样。该环节需在平台模板安装完成与楼面钢筋开始绑之后,具体即根据之前楼面预留控制点来使用施工工具来对预留钢筋进行定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