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打造多元多彩校园文化回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现在就xxx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见谅!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主要包括代表学校物质环境的静态校园文化和代表学校适应时代要求所开展的各类活动的动态校园文化。坐落在塞北高原的陕西省xxx从1996年建校至今,始终秉承“以德树人,以诚立人,以信取人"的办学传统,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在“给每个人以希望,给每个人以自信,让每个人的强势智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着力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静态校园文化,精心构筑师生特长发展平台的动态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呈“多元多彩"之势。学校于xxx年晋升为“省级标准化xxx”,并以它“动静结合、多元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示范家长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被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法治校园",被省关工委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并获“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单位"、“陕西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一、静态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静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在育人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感染性.我校的静态校园文化建设以儒家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意在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与浓厚的文化氛围,进而对师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每位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并使其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1、大门与文化广场先声夺人。大门的设计理念取自于《礼记·中庸》三重门的概念“王天下有三重焉。在现代它包含了“学校、家庭、社会”三重门的含义,意即三中注重“三结合”教育.进入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有影壁墙与“立人”石。大门与文化广场融为一体,付之于人丝丝典雅的气息与股股恒久的力量。2、图书馆文化汇集的地方。刚刚改造完的图书馆,设施堪称市内一流.图书馆实行开架管理,两饭时间与周末都不休息,可同时容纳xxx多名学生翻阅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学生可从最新报纸杂志到文科、理科、艺术等各类书籍中尽情吮吸知识的养分,也可从网络电子图书中阅读世间人生百态。总之,图书馆可以看作是知识文化汇集的地方。3、“五大园”同塑“地灵”之美。我校教学区绿化覆盖面积达xxxxxm2,占教学区建筑外空地面积xxx%,主要包括“翠园”、“泽园”、“馨园”、“柳园”、“逸园”五个设计不同的园林景区。“翠园”,顾名思义,青翠之园。整个园的布局以旗台为中心,然后呈“十”字切开。在“十"字顶部位置有雕塑,造型为一只巨手托起三只飞翔的红色鸽子,寓意xx人双手托起腾飞的明天。旗台、雕塑与园林景观共同构成一副清新、向上、和谐、热烈的图案,使人置身于园中神清气爽,信心倍增。“泽园”,汇聚古今中外之德泽灵气,育当今之英杰。“泽园"位于三号教学楼与图书楼之间,南北中轴线笔直分园为东西两部分,园中植被以绿色草坪为主,间以包括丁香、玫瑰、国槐、柏树等在内的34种花木,色泽艳丽、异彩纷呈,且高低错落有致。雕像群由位于中轴线中部的主雕像汉白玉孔子立像与分置东西的辅雕像汉白玉教育家陶行知、著名发明家美国人阿尔瓦·爱迪生组成,寓意三中崇敬儒学文化的主题和“古今中外、兼容并蓄”的思想理念.在园子前半部分又分置两块丑石,上刻有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手书“读书为福”与“远瞻”。而园子东西道路的设计又呈曲折之势,与南北中轴干道共同组合,寓意三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时时体现给每个人一希望,做到培养方式的异曲同工之妙。草坪内设石条间接路径,与大道形成虚实结合的概念。每一位置身于“泽园”之人都无不感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像身边的空气一样,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接受着熏陶和影响。“柳园"位于2号教学楼前,园内以垂柳为主,柳下置凳,是学生课外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