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治病八法VIP免费

中医治病八法_第1页
1/6
中医治病八法_第2页
2/6
中医治病八法_第3页
3/6
-中医治病八法中医临症上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要巧妙运用「理、法、方、药」四点:理-就是透过八纲四诊的识别,找出病因与病理变化,以及处理的理由;法-是根据诊断立出治病法则;方-是依照治疗法则,制定或选用适当、合宜的方剂;药-是选择对症的药物,巧妙地运用在方剂中。所以辨证、立法、制方、用药,是中医临症的步骤,但是,疾病千变万化,所以先要去掌握治病的方法。古人针对八纲制定出了治疗的八法,并随着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相互地配合。何谓八法?所谓的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只要能够妥善运用,即使病情复杂,也能够沉着应付了。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明白地掌握病情的正常与反常、轻重缓急,除了要了解八法外,还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八法,以及八法的配合,才能确切地治愈疾病,真正做到「药到病除」。汗法汗法-逐邪出表汗法就是使病人发汗的意思。凡使用发汗的药方,使病人服后出汗将病邪逐出体表,从而到达治疗目的,就是汗法。此法一般用于外感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时。由于表症有表寒与表热,因而汗法也就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两方法,必须依病人病邪入的不用来运用,才能收到效果。辛温发汗法这是利用具有发散风寒作用辛温解表药,以治疗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口不渴、舌苔白薄、脉浮紧等风寒表症的治疗方法。麻黄、桂枝、紫、防风、荆芥等药物,以及麻黄汤、春饮等方剂都是属于辛温发汗的最住药方。辛凉发汗法这是利用具有发散风热作用的辛凉解表药,以治愈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口渴、舌苔黄薄,脉浮数等风热表症。药物中的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方剂中的桑菊饮、银翘散等,均是此法的药方。辛温与辛凉发汗法是应用时的根本原则,在临症的应用上,就不会如此单纯了。必须再考虑病人的体质、新病与旧病的兼夹、表症与里症并见复杂的情况,巧妙地运用其它方法配合,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又有助阳发汗、滋阴发汗、化饮发汗、表里双解等方法来加以配合。助阳发汗病人体质假设属阳虚,又不慎感受外邪时,虽然病属表邪,应该要使之发汗,然而阳虚的人,就不可以单紽纯地发汗而已。因为阳虚人,卫气多不固,很容易造成亡阳汗多的危险境,所以在发汗时,必须要兼顾病人的阳气。此时,最好以参饮之类的方剂来治疗。假使病人体质属于阴虚,感染外邪时,也不能贸然用发汗去发汗。因为阴分亏的人,多半津液缺乏,如果出太多汗,反而会造成津液耗损的病变。所以,在发汗时,必须顾及阴液。所以,萎蕤汤一类的方剂最适宜此体质的人化饮发汗病人常有痰饮喘咳,感受风寒外邪时,导致形寒怯冷,痰嗽气喘发作或加重。此时不可一味使用汗法,必须一面温阳化饮,一面开表发汗,才能使风寒外解,痰饮化。可以使用仲景小青龙汤方剂。表里双解病邪假设在表,应该用汗法;病邪在里,则要用下法。假使既有表症,又有里症时,就应该先用药解表,再治里。然而始末外壅实,表里俱急的情况下,就无法先表后里。此时只有双管齐下,汗下兼用的表里双解法了。方剂中的防风通圣散、凉膈散即是此法的佳方。由此可以得知,汗法的配合运用是很灵活的。不过,必须牢记的一点是,惟有表症又需要发汗时,.z.-才是汗法的适应症,否则就不能使用汗法。所谓的须要发汗,又有两种情况:有头痛、恶寒、发热等现象,但是郄没有汗时,就必须要发汗。虽然有汗〔或汗出不透〕,表症却不解,也要发汗。虽然有这两种情形时都要发汗,不过,在用药的分量与轻重方面,则各不一样。此外,在使用汗法时,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才不会事倍功半:在冬天时,人体皮肤显得较严密,腠理致密就不易出汗,因此,在服用发汗剂后,应该用衣被加以温覆,才能帮助药力发挥;盛夏时,人体皮肤的腠理疏松,很容易出汗,因此,在服过药之后,就不须用被服覆盖。此外,夏季时天气炎热,对于表症又须发汗的病人,通常都选用辛凉发汗剂。假使要用辛温发汗剂,也要认明症候,而且药量要比冬季少。对于已受过药的病人,最好要注意他的出汗情形。只可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太多,同时以身体、四肢出遍为佳;如果只有头部或半身出汗,病邪反而不容易驱逐。病人假设有血虚、气弱、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治病八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