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是在《生物学》、《植物生产与环境》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农艺工、种子繁育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后续《种子生产与经营》、《经济作物生产与经营》等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150学时,10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1.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农艺工、种子繁育员等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突出农作物土壤耕作、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种子检验等职业技能,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农艺工、种子繁育员等职业标准,反映农作物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3.按照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以农作物生产流程设计学习项目;以农作物生产流程中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将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融入学习任务。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主要农作物生产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或协作完成农作物生产技术方案的制订和主要技术环节的操作,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1.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类型、形态特征和栽培习性,能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确定农作物的耕作制度;2.了解与主要农作物生产相关的设施设备、农机具、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功能和特点,能初步制订并实施生产计划和技术方案;3.了解主要农作物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能独立进行生产准备、种子检验、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各生育阶段看苗诊断与管理、收获(留种)与贮藏等主要技术的操作;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或协作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5.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成本意识。五、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认知主1.知道农作物、农作物生产的含义,能表述农作物要农作的分类;物及其2.调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状况,能提出合理的安排产业结意见构现状1.知道我国耕作制度的基本内容;认知耕2.调查当地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作物布局,制订出本地区合理的作物布局规划;作制度3.知道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内容24制定主要农作1.熟悉当地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现状,能独立或协作物生产生产准备计划和制定当地主要农作物生产计划;2.能独立或协作制定当地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方案生产技术方案1.知道当地主要农作物品种、常用农药和化肥的种类;生产资2.能根据农作物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方案准备种料准备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生产资料;3.能根据引种规律引进良种1.知道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育特性及其对土壤耕作的要耕整土求;地2.会用农机具进行土壤耕作与整地;3.能结合土壤耕作施基肥种子检验播种种子处理2281.知道种子检验内容和程序;2.能使用种子检验仪器设备测定种子纯度、净度、12发芽势、发芽率和粒重1.知道当地主要农作物种子处理的方法与程序;2.会进行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晒种、选种、消毒、浸12种、催芽等操作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1.会估算当地主要农作物播种量,能确定播种期;2.能使用农机具进行播种参考学时田间播种12育苗育苗移栽1.能根据苗床要求耕整田块,会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施肥;2.知道地膜覆盖育苗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流程,会用地膜覆盖进行育苗;3.能适时炼苗,能根据苗情进行水肥管理培育壮苗;4.会防治苗期的病虫害1.能确定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移栽适期;2.能根据移栽作物的要求对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