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轮对车上检修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SS4B型电力机车轮对不落轮检修。2.主要材料:毛刷、棉丝、黄、红、白油漆3.主要设备和工具:不落轮镟床、电焊机、油石、检车锤、扳手、超探设备、轮对专用量具4.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4.1检查轮箍不得松动、弛缓,否则应落轮处理。4.2防缓标记应清晰、齐全、正确,否则重描弛缓线。4.3轮箍扣环不得松动、断裂、开焊。4.4轮箍踏面擦伤深度≥0.7mm时须镟修处理。4.5轮箍踏面缺陷(孔眼、剥离)深≥1mm,长≥40mm时须镟修处理。4.6测量轮缘厚度应≥28mm,踏面磨耗磨耗应≯6mm,轮缘垂直磨耗高度应≯16mm,否则应镟修处理。4.7检查轮箍、轮心各部不得有裂纹、缺陷,否则按段修规程的规定处理。4.8检查车轮注油孔螺栓应齐全、紧固。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4.9双次小修时对车轴及轮箍进行超声波探伤。4.10镟修后的轮对,应符合以下要求:4.10.1轮箍外形镟修后用样板检查:其踏面偏差≯0.5mm,轮缘高度为280-1mm,轮缘厚度>28mm。轮缘不得有凸台、棱角。4.10.2轮径差:同轴≯1mm:同一转向架<8mm;同一节机车<12mm;同一台机车<20mm。4.10.3轮箍厚度>40mm,轮箍各处厚度差<3mm。4.10.4完全消除擦伤、剥离。4.10.5镟修轮箍时,允许在轮箍内侧面上留有两处总长度≯400mm,每处长度≯200mm,深度≯1mm的黑皮。在轮缘的外侧面上由轮缘顶部量起,在10~18mm范围内允许留有深度≯2mm,宽度≯5mm的黑皮。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轴箱、轴箱拉杆车上检修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SS4B型电力机车轴箱、轴箱拉杆检修。2.主要材料:机车轮对滚动轴承脂、接地线、螺栓松动剂、接地电刷、毛刷等3.主要设备和工具:手电筒、止轮器、扁铲、呆扳手、各类专用扳手、小撬棍、压油枪、风动扳手及专用套筒、游标卡尺、塞尺、钢板尺、手锤、检车锤4.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4.1外观检查轴箱、轴箱拉杆状态良好,轴箱体与前后盖不得有裂损。各螺栓紧固、齐全。轴箱吊耳不得有裂纹。4.2轴箱拉杆体及压盖无裂纹,止块完好,端盖无松动、金属橡胶件良好,橡胶件有裂损、突出时须更换轴箱拉杆。轴箱拉杆两芯轴对水平中心线的扭转角度不应有明显变化。轴箱拉杆方轴与座槽底部的间隙≮2mm。两侧面接触面积≮70%。4.3装于轴箱上的接地编织线断股≥10%时须更换。4.4轴箱组装无漏油,否则打开轴箱盖检查轴承和润滑脂状态。第4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7页4.5二次小修须打开轴箱盖检查轴承及润滑脂状态4.5.1检查轴承内套与车轴套装不弛缓。4.5.2外观检查轴承及润滑脂状态应良好。4.5.3检查润滑脂内应无金属碾片润滑脂变色须进行化验,4.5.4按要求补充润滑脂。4.6每次辅、小修检查接地装置4.6.1拆下外盖,取下弹簧、密封垫、碳刷、内盖、绝缘垫4.6.2擦拭内、外盖及各部件,清除碳粉及污垢。4.6.3检查接地碳刷无滚键、破损。电刷长度≤54mm时须更换。碳刷与铜轴接触面≮70%。4.6.4检查内盖内键无松动脱落,弹簧无裂纹和较大变形,碳刷连接线断股≥10%须更换。4.6.5检查绝缘垫、绝缘套管无裂损、无污垢。4.6.6组装按拆解相反顺序进行,碳刷组装后应无卡滞,连接线螺钉应紧固。第5页共17页第4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7页抱轴箱、齿轮箱车上检修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SS4B型电力机车抱轴箱、齿轮箱车上检修。2.主要材料:螺栓松动剂、美孚油、耐油密封胶、毛毡条、领圈耐油橡胶条、胶水、棉丝3.主要设备和工具:手电筒、手锤、呆扳手、检车锤、小撬棍、风动扳手、钢丝绳、剪刀、油壶、油枪及常用工具4.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4.1抱轴箱4.1.1检查抱轴箱各部无裂纹、锈斑。固定螺栓齐全、紧固,防缓铁丝完好。油杯齐全完好。4.1.2检查调整垫不得松动、窜出。4.1.3小修时按要求补润滑脂。第6页共17页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