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逐步下行,如何应对?〔深度好文〕前言:2022年是建筑业产能过剩的起点,中国建筑业下行是一种必然,企业需调整心态,从过去的高增长惯性中走由来,从时机主义的心态中走由来,从薄积薄发的思维中走由来.在艰难的考验中,我们慢慢走过2022.2022年,是中国经济发生巨大转变的起点,经济新常态的特征逐步显现,经济增速总体下行,从数据统计看,虽然经济依然取得了很好的增长,GDP增长将近7%,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的投资巨大和产能过剩,让人们的实际体会与统计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企业在产能过剩背景下的日子日趋艰难.这一年,建筑企业经受了巨大的挑战:行业总体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市场萎缩逐步显现建筑业产能过剩等,这些都困扰着建筑企业和建筑从业人员.建筑行业未来的日子会如何?这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几年前房地产行业开始下行,但在保证房建设、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的根底设施投资支撑下,人们一直担忧的建筑业下行并未到来,2022、2022年隐约可见的建筑业拐点没有由现,建筑业下行终于在2022年开始出现.施工业务前端的设计业务,在上半年已经由现了局部细分行业的业务萎缩,房屋建筑为主的设计院开始业务下降,局部建筑设计院的业务量下降20%甚至更多,到了下半年,局部建筑设计院已经开始降薪和裁员;而在积极财政政策和PPP模式的推动下,根底设施业务的设计院,依然持续的开展态势,但我们担忧依靠政策而不是投资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将难以持续较长时间.作为勘察设计后端的施工业务,一般而言其市场会延迟半年至一年左右时间受到影响.2022年下半年,施工总包市场的竞争日趋剧烈,以施工总承包为例,当高端业务缩减的时候,过去聚焦于高端业务的企业逐步下行到中端业务,聚焦于大型工程的企业逐步延伸到中小型项目,为了生存,见工程就抢,活下去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无论如何竞争,只会改变合同在企业之间的分布,难以改变行业总量下降的大趋势.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建筑业总体下行的态势,以房屋建筑为主的建筑企业,新签合同由现下降,局部已经签署的合同要么推迟开工,要么停工,而房地产行业巨大的存量和较低的去化速度,让我们担忧未来的房建市场会由现怎样的情况.即使在根底设施投资增长、开工工程增加、PPP模式热度高涨以及中国建筑企业不断进行海外扩张的情况下,2022年建筑业的增速依然可能下降到了4%左右,如果我们从可比价格计算,那么增速有可能是2%,成为最近20年以来建筑业增速最低的年份.是短期下跌还是行业下跌的起点?2022年建筑业下行究竟是短期的下跌还是行业下跌的起点?让我们对建筑业的未来需求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或许对我们判断2022年建筑业的市场态势会更有帮助,建筑业的开展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大因素是市场本身需求,当市场有需求的时候,就会有资金和产品去满足这个需要;这个应该是比拟容易理解的,比方,缺电需要建电厂,由行困难需要改善根底设施,环境污染那么需要建设环保设施;第二大因素是国家经济开展的需要,比方在国家经济下行比拟严重的时候,政府会加大建设的投资,建设投资那么会增加就业、增加建材的需要,从而推动经济的开展.我们大致可以从房屋建筑、根底设施、工业建筑三大市场来分析建筑业未来的开展:房屋建筑市场:将从高度增长逐步变为缓慢增长,再逐步萎缩下降.房屋建筑主要是住宅、公建,我们可以大致测算未来房屋建筑的总体供给和需求情况.依据攀成德研究部的统计,2000-2022年我国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到达340亿平方米,加上2000年以前的建筑可用存量约160亿平方米,2022年底我国城镇建筑存量约为500亿平方米.根据国家城镇化开展规划,2030年城镇人口接近10亿人,如人均房屋建筑面积80-85平方米〔注:此处人均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人均住宅房屋面积、人均公共建筑面积〔如:办公楼、学校、医院、展览馆、酒店、火车站、机场等等〕〕,全部城市人口需要的房屋建筑面积为800-850亿平方米,2030年前还需建设的房屋建筑面积300-350亿平方米,那么每年的建成面积需求少于25亿平方米.2022年我国城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亿平方米,开工面积53亿平方米,在建面积125亿平方米;与城镇化对房屋建筑需求的均衡水平相比,目前的竣工、开工面积要减少一半.当然,拆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