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在谈到如何经营企业时,说了一段很有见地的话,他说:“企”字上面是个“人”,做企业实际上也是做人、做人的工作。没了“人”字,“企”字就变成了“止”字,企业自然也就停止不前了,这句话道出了经营企业的真谛。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企业的管理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充分地强调人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这就充分地显示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命脉,更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主观要求和客观保证。淮南矿业集团作为百年企业,尤其是2002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树立了“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真心实践“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坚持“严管干部、善待职工、转变作风”的三项政治要求,力求用科学的价值观方法论引领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体现人性化,实实在在地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煤炭企业发展中去。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为职工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一)把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安全管理理念发生根本转变淮南矿区历史上是瓦斯事故重灾区,瓦斯成为制约矿井安全发展的拦路虎,让矿区职工谈瓦斯色变,“事故不可避免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瓦斯不治,矿无宁日”,1988年起,集团公司开始了全面瓦斯综合治理,特别是2002年下半年以来,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后,更是从改造思想观念开始,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了以瓦斯治理为核心的声势浩大的安全整治,摸索形成了具有淮南鲜明特色、行业一流、国际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先后确立了“瓦斯超限就是事故”、“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理念,扭转了矿区安全形势的被动局面,为践行“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推行管理转型,安全管理体制实现创新。2002年以来,集团公司推行管理转型,转体制、转机制、转管理方式,下移、回归、提升、重构企业管理模式,着力实现管理体制一体化、管理方式自主化、管理工作科学化,有效解决了安全管理中的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终端责任不明确、上下一般粗、效率低下的弊端,同时,管理转型的深入推行,使得安全监察工作任务更加明确,监管更加高效,由过去的“什么都管,什么都管得不深入”变成了“突出重点,严抓‘一通三防’”,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监察的针对性、保证了监察效率和质量,为杜绝瓦斯颠覆性事故,提高瓦斯治理基础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践行“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提供了体制保障。(三)加大安全投入,安全管理系统更加科学合理。我们一直坚持多管齐下抓安全,实施“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问责”的治本措施,逐年加大安全经费投入,2005年开始按吨煤33元提取安全费用,2008年开始按吨煤50元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重点用于完善矿井通风、抽采、防灭火、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一通三防”系统,整治重大安全隐患,提高瓦斯抽采、打钻装备水平。2008年集团公司安全投入27.73亿元,比2001年的3.13亿元增加了7.8倍。随着安全理念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及安全投入的增加,安全管理也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升华,体现安全主体意识的回归,这正是以人为本的安全观的最好佐证。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活观,为职工幸福生活提供条件。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我们认为,为职工谋利益是企业的宗旨,是干部的天职。一个企业不为职工谋利益就没有根,一个干部不为职工谋利益就没有魂。企业追求的不是虚名,而是让职工充分享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一)千方百计为职工谋福利这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这几年,我们企业发展了,职工队伍结构变化了,又有可持续的支付能力,我们对职工工资进行补偿性增加,在岗职工收入,由2001年9717元增加到2009年6.8万元,增加了7倍。同时,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