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主干道和机场跑道等改性沥青路面表面层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沥青混合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2.2机具设备2。2.1摊铺、碾压设备改性沥青路面常用于高等级路面,质量标准高,要求的摊铺及碾压设备应具有性能优良、稳定的特点.2。2。2其他设备15t以上自卸汽车、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平衡梁、空压机、装载机,水车,加油车,移动照明车。2.2.3小型施工工具手推车、铁锹、扫把、铁钎、耙子。2。2。4检测、测量设备平整度仪、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3m直尺、摆式摩擦仪、构造深度仪等。2。3作业条件2.3。1正式施工前应准备好需用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压实等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验调试工作。2。3。2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下承层的质量,检验合格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路缘石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应涂刷粘结油。2.3。3在旧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改性沥青面层时,应修补破损的路面、填补坑洞、封填裂缝或失效的水泥路面接缝;松动的水泥混凝土板应清除或进行稳定处理;表面应整平,摊铺前应清扫干净,喷洒粘层油。2。3.4夜间施工时,必须有充足良好的照明条件。2。3.5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设备数量应足够,施工能力应配套,关键设备宜有备用设备或应急方案.2。3。6当气温低于10℃时,不得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2.4技术准备2.4。1提前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并制订出详细的试验路段摊铺、碾压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和预防措施,对参施人员技术交底,并做好试验段施工总结工作,为展开规模化施工奠定基础。2。4。2对各种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调试、标定。2.4。3建立测量控制系统:按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按照设计位置、宽度和高程测设出边线、桩位,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横坡、虚铺厚度。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粘层油施工3。2.1。1粘层的沥青材料宜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粘层沥青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附录C的规定。3.2.1。2粘层沥青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沥青洒布车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粘层沥青也可采用人工喷洒方式,手工喷洒必须由具有熟练喷洒技术的工人操作,均匀洒布。3.2.1.3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3.2.1.4粘层沥青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3。2.1.5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采用人工清扫或空压机吹扫的方式清除干净,必要时采用水车进行冲洗,并待表面干燥后进行浇洒作业。3.2.2安装调试高程控制装置3.2。2.1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摊铺高程控制宜采用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基准平衡梁。对于有些特殊要求的路段,施工可采用基准高程线导引方式,即固定板两侧按设计高程每5m设一个测墩,在测墩(顶盘式)上放置经检验合格的铝梁,作为高程基准面,并设专人看护。3。2。2.2当路面较宽时,应采用多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当采用联合摊铺方式时,内侧宜设置一台固定熨平板的摊铺机并凸前行驶,外侧设置一台液压伸缩式摊铺机紧随其后;后方摊铺机靠前方摊铺机侧宜以前一台摊铺机已摊铺的面层为基准面,采用滑靴方式控制摊铺高程。3。2.2。3当采用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平衡梁作为高程控制装置时,在使用前应根据其产品指导书进行调试,符合相关规定时方可投入使用。3。2。3混合料运输: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辆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在摊铺机前应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供料车流.为便于卸料,运输车车厢的底板和侧板应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一般采用油水混合物(柴油:水=1:3),并擦净积存的余液。运输车装料时,应通过前后移动分层装料的方式消除离析现象。装好混合料的车辆为避免温度下降和尘土污染以及防雨应用篷布覆盖整个车厢。每车混合料应进行温度检测,并填写随车单。3.2。4混合料摊铺3.2.4。1由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摊铺温度较高,摊铺阻力比较大,应采用履带式摊铺机,且单机摊铺宽度不宜超过8m,伸缩板摊铺机摊铺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