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渗漏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外墙渗漏是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外墙渗水不但会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同时维修上极其困难。但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往往会因为外墙不易积水从而忽视了外墙细部的防水工艺施工,给日后的外墙渗漏埋下了隐患.外墙渗漏防治是一项综合工程,造成渗漏的因素很多,涉及到材料、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下面列出容易发生渗漏的主要部位,以指导施工过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并对处理外墙渗漏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1、外墙竖缝渗漏1.1现象采用空腔构造防水做法的外墙竖缝漏水或洇水,连接铁件锈蚀。冬季冷空气从板缝进入,室内结露。1.2原因分析(1)外墙板在制作、运输、存放过程中,保护不善,竖缝防水槽等被撞破坏未妥善修理。(2)颠倒了施工顺序,采取了先插塑料条后浇筑板缝的做法,使溢进空腔内的水泥砂浆残渣不宜清理。(3)塑料条裁切尺寸不适当:过宽,在腔壁内形成折线;过窄,形成麻花状或脱出腔外;长短不一,下端未插到排水坡上,使竖缝失去密封减压的作用。(4)油毡聚苯乙烯板断裂,构造柱混凝土从裂口处溢进空腔,立腔被堵塞.1。3预防措施(1)墙板的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墙板应靠放在支搭牢固的插放架上。墙板起吊、运输必须谨慎,防止破坏防水构造。(2)插放塑料条工序必须在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之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后必须及时清理空腔内的杂物。(3)塑料条要按实测外墙板防水槽宽加5mm的尺寸现裁,不宜事先裁成统一规格,以保证防水空腔的密闭性。塑料条的长度应保证上部有15cm的搭接长度。(4)勾板缝护面砂浆应分2~3次进行,不得用力挤压砂浆,以防将塑料条挤入空腔。(5)对于无法嵌插塑料条的瞎缝,可沿缝外侧嵌填防水油膏.(6)宜选用厚12~14cm的聚苯乙烯板,并将其与油毡条粘牢,以防止折断。1.4治理方法分析原因,查明漏水部位后,将护面砂浆剔净,直至露出塑料条,然后嵌填防水油膏,并用水泥砂浆勾严。2墙面渗漏2.1现象雨水从面砖板缝侵入墙体,致使外墙的室内墙壁出现水迹,室内装修发霉变黑;还可能“并发"板缝析白流挂。2.2原因分析(1)设计图纸缺乏细部大样,说明不详,外墙面横竖凹凸线条多,里面变化大,疏水不利。(2)墙体因温差、干缩产生裂缝,尤其是房屋顶层墙体和轻质墙体。砌体灰缝不饱满,因此,墙体本身的防水性能是有限的,有些地区的房屋墙体要用侧砖砌筑;砂浆饱满度普遍较差,防水性能更差。(3)饰面砖工程中饰面砖通常是靠板块背面满刮水泥砂浆粘贴上墙的,它靠手工挤压板块,粘结砂浆不宜全部位挤满,尤其板块的4个周边(特别是4个角)砂浆不易饱满,以致留下深水空隙和通路。(4)有些饰面层要求砖缝疏密相同,即由若干板块密缝拼成小方形图案,再由横竖宽缝连接成大方形图案(即“组合式”)。其密缝粘贴的板块形成“瞎缝”,板块接缝无法勾缝(只能擦缝),因此,“组合式”的面层最容易渗漏。(5)外墙找平层一次成活,由于一次涂抹过后,造成抹灰层下坠、空鼓、开裂、砂眼、接槎不密实、表面不平整等毛病,造成藏水空隙、渗水通道。有些工程墙体表面凹凸不平,抹灰层超厚。另外,楼层圈梁(或框架梁)凸出墙面或墙体表面凹凸不平,以及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墙顶与梁底之间填塞不密实等,也会发生抹灰裂缝,造成滞水、藏水、渗水。(6)不少工程用普通水泥加水的净浆作勾缝材料,不仅会增多Ca(OH)2等水溶成分,而且硬化后的收缩率也大。净浆硬化以后,经过时间变化,很容易在板缝部位长生裂隙或在净浆与面砖之间产生缝隙。2。3预防措施(1)外墙饰面砖工程应有专项设计,并有节点大样图.对窗台、檐口、装饰线、雨篷、阳台和落水口等墙面凹凸部位,应采用防水和排水构造。在水平阳角处,顶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5%,以利于排水;应采用顶面面砖压立面面砖,立面最后一排面砖压竖向阳角,由于其板缝防水不宜保证,故不宜用于水平阳角。(2)外墙面找平层至少要求两遍成活,并且喷雾养护不少于3d,3d之后再检查找平层抹灰质量,在粘贴外墙砖之前,先将基层空鼓、裂缝处理好,确保找平层的施工质量.(3)精心施工结构层和找平层,保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