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集团创建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19年来持续稳固进展,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佳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进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域。2003年,海尔全世界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连任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阻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进展,最要紧缘故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固的腾飞、造就了驰誉中外的海尔品牌。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1984年12月,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专门快从用户的一封来信中得知,那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产品有缺点,不符合市场需要。这种情形的显现究其缘故,要紧源于职工思想涣散、精神不振。于是张瑞敏为振奋精神,带头将不合格的76台冰箱,通通砸毁,并自责自罚,让全厂职工真正领会到市场的残酷无情,真正熟悉到,在市场的猛烈竞争中,制造有缺点的产品,确实是制造积存品、制造废品,确实是自我淘汰和自取衰亡。企业要兴隆,就必需树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大、干强”的坚决决心。真正熟悉到干什么都有竞争,竞争中不是成功确实是失败。作为海尔人必然要具有敢与强者较量、“两军相遇勇者胜”的雄心壮志。“真诚到永久”海尔人明白得,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用户是永久的主导者。“一个用户确实是一个市场”。对用户真诚与否,是博得用户的分水岭。企业拥有了用户,便拥有了一切;失掉用户,便必然失掉一切。企业卖的不只是产品,更要紧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的文化,是通过产品与用户的“情感交流”。海尔人要“以对用户的真诚,换取用户的钟情”。专门重要的是,那个真诚不是说在嘴上,登在报上,而是渗透到每一个职工的行动当中。不是一时所为,而是要坚持到永久。不然即便一时侥幸取胜,终究也会惨淡收场。企业要进展,就必需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而市场的最大资源确实是用户的钟情。日清日高在海尔,每一个有效工作日职工不仅要“日事日毕”,更要“日清日高”,除完成好、清理好当日的例行工作外,还必需以天天提高1%的理念,在原有基础上或提高质量,或增加数量,或降低本钱,或改良工艺,或革新工具等等方面有所改良,有所提高。将“日清日高”变成每一个员工的固有职责,成为集团每一名成员日日、周周、月月、季季、年年的行动准那么,每一个班组、每一个车间都张贴着从经营治理者到员工每日、每周、每一个月工作的进展情形。将职工的奉献,以“职位明星”、“改良明星”、“革新明星”、“制造明星”等称号和竞赛结果发布于众。涌现出“晓玲扳手”、“云燕镜子”、“启明焊枪”等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各类发明制造,涌现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海尔人坚信,文化的真理是创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眼前,不更新,不创新,就等于自我抛弃。但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要“创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定单”,“创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创出更高的企业佳誉”,尽可能以较少的投入创出有利于国家、人民、社会、企业和职工的较大效益。以用户中意为中心依照“实践是查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这一真理,海尔认定用户的利用实践是验证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效劳等一系列活动的基准。用户中意程度是企业各部门工作成效的标志。必需成立健全起“以用户中意为中心的经营治理体系”。目前不仅知足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用户群体的具体要求,而且,实行“个性定做、快捷送货”的模式,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装配着大小、高低、宽窄不同的各类特殊冰箱,使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取得最充分的知足。全公司已形成了以最深刻地明白得用户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知足用户期望、最具体地分析用户利用成效的“三部曲”,高速旋转前进的局势,深刻展现着“国际竞争成功的关键,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仍是质量”;而质量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