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战略的收益性:一种整合的观点于畅海(南开大学300071)摘要:围绕企业间存在的收益差异问题,一些学者试图从战略的角度给出解释,提出诸多理论观点。所有理论均说明:战略可以创造超额收益。本文将探讨这些理论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战略收益性模型,引出战略的收益性内涵的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重要课题:战略定位、资源竞争和战略实施,以期对战略的收益性能给出较为全面的解释。关键词:战略的收益性定位资源竞争战略实施对于企业间的收益差异现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其中一部分学者以企业间的战略差异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提出诸多理论观点:竞争战略理论、资源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产业群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价值创新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等。我们认为,上述理论观点虽然角度不同,但均提出了战略的收益性问题:战略可以创造超额收益。战略的收益性源于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三个重要战略课题:战略定位资源竞争和战略实施。一、理论简述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动力是对超额收益的追求。围绕战略的收益性,竞争战略理论、资源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产业群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价值创新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释(见表一):表一战略的收益性解释理论代表人关键词竞争战略理论Porter(1980,1985)五力模型/成本领先/差异化/集聚/价值链/生产力边界/设限/整合资源论Penrose(1959),Rumelt(1984,1991),Teece(1984),Wernerfelt(1984)独特的资产和能力/资源隔离机制/资源粘性/可持久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理论Prahalad,Hamel(1990)顾客价值/独特性/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最终产品产业群理论Porter(1990,1998),Joseph,Rugman(1992),Bahrami,Evans(1995)钻石模型/相关产业与机构聚集/竞合/创新/产业升级企业生态系统理论Moore(1996)企业生态系统/创新/领导地位/系统内竞合/系统间对抗价值创新理论ChanKim,Mauborgne(1997)高成长/激变式创新/价值重定位/主动打破现状/先动优势/价值曲线动态能力理论Nelson,Winter(1982)D’veni(1998)Teece(1976,1986,1988)Maillot(1998)动态环境/竞争互动/资源非粘性/不可持久竞争优势/动态效率平衡计分卡Kaplan,Norton(1992,1993,1996)因果逻辑/平衡/导向/战略绩效测评体系/战略管理基石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二、战略收益性模型超额收益来源于战略的逻辑性:首先,战略是一种“意图或目标”,确定了企业应有形态的基本概念;第二,战略是一种“途径或方式”,确定企业应有形态转变的有效途径或方式;第三,战略最终依赖于部门、团队和个人的实施活动;第四,资源是连接“意图/目标”、“途径/方式”和活动的中介。我们认为,以战略的逻辑性为视角,上述理论观点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可以有效整合到一起(见图一)。方向支持图一战略收益性模型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结合战略收益性模型,我们认为,竞争战略理论、资源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部分内容、价值创新理论均聚焦于“战略定位”,角度各不相同;资源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产业群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均聚焦于“资源竞争”,角度也各不相同;平衡计分卡聚焦于“战略实施”;而“资源”则将三个聚焦点有机的连为一体。战略收益性模型引出了战略的收益性内涵的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重要战略课题:其一,战略定位;其二,资源竞争;其三,战略实施。三、战略定位收益战略定位收益指有利的战略定位可以创造超额收益。战略定位清楚地阐明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应有形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我们难以全面认识其真正含义。战略定位实质上包括企业愿景、竞争战略、价值定位、产品/市场定位、资源定位、价值活动定位、重定位等一组相连贯的内容:1.企业愿景(EnterpriseVersion)企业愿景是企业对未来的一种战略性思考。一般而言,企业应当对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给出一个清楚的描述。企业愿景通常包含三个构成要素:关键市场(Key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