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天下为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卑鄙的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耻辱,激发同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了解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学重点:1、了解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2、知道铭记历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难点:同学爱国情感培育与落实。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搜集并阅读相关的资料。【教学环节】活动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同学活动预测活动意图媒体(一)1、出示几张图片,引导同学观察,看看有什么发觉。2、设疑:“你同学认真看图,从中能够发觉有好几个地方都有“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立交”及带有“中山”两个字利用图片,让同学懂得中山路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们知道中山路的含义吗?3、出示出示孙中山像和孙中山书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的图片。(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简介孙中山先生)的地名。同学感兴趣图片。利用图片导入活动、参加评价,激发同学参加兴趣。课件(二)活动参加,发觉感悟。1、引导同学思考:1)孙中山先生题词的“天下为公”的含义是什么?2)建立民国以后,废除了哪些封建传统;开创了哪些新的社会风气;除了书上呈现的内容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内容?2、介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民主革命英烈的事迹,如:陆皓东、秋瑾、林觉民等。同学阅读教科书第64页的图片和文字。小组沟通。个别汇报。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帮助同学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其中一些是改革了千百年的传统。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民主革命英烈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课件(三)归纳深化,拓展延伸。3、小结:无数革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不仅仅是历史,而且鼓舞着无数的后人。1、(实物投影)推断题:下面的图画内容从几方面展现了清朝和民国不同的风貌,你能分辨得出哪些是清朝时期的,哪些是民国以后才出现的吗?2、总结:建立民国以后,废除了叩头礼,改行鞠躬礼;废除拱手礼,改行握手礼;大力开办学堂;解放妇女,妇女可以进入学堂读书受教育,可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废除缠说一说:清朝人最常见的体貌特征是怎样的?清朝人会面时常用的礼节又是怎样的?根据教科书上的相关内容,概括清朝和民国不同的风貌。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对比清朝时期与民国初年社会风俗习惯上的变化,更能直观地反映社会的进步。课件实物投影足等封建传统。附送:2024-2024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爱护集体的荣誉》WORD版教案1、爱护集体的荣誉教学目标: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加集体事务的意识。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帮助同学认识什么是集体荣誉感,作为集体的一员应该怎样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指导同学正确看待集体荣誉,懂得应当用正确的方法维护集体荣誉。教学准备:1老师事先搜集、了解所教班级内师生间、生生间互敬、互爱、互助的事例。2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开展尊敬和感谢老师的活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布置同学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老师提问:“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二、全班讨论。老师引导:“你喜爱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请同学自由发言。)三、讲解与讨论。老师讲解:“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沟通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假如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怀,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请同学自由发言。)老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同学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欢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