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平移会昌庄埠初中李海宾[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数学七年级下[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了解坐标平面内平移点的坐标变化规律;2.会写出平移变化后,点的坐标.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平移变化情况,进一步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通过坐标表示点的平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坐标系中,通过对点坐标的平移变化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点的坐标平移变化规律.2.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平移?2.图形平移的性质是什么?(在学生对旧知识回顾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二、授新课1.探究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1,-3):①点A(1,-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点B;②点A(1,-3)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到点C;(课件演示)请你观察ABC三点的坐标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2、探究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2,2):①点A(-2,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点B;②点A(-2,2)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到点C;(课件演示)请你观察ABC三点的坐标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总结规律1:图形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间的关系(1)左、右平移:1原图形上的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得到(x+a,y)原图形上的点(x,y),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x-a,y)(2)上、下平移:原图形上的点(x,y),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到(x,y+b)原图形上的点(x,y),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x,y-b)3、课堂练习(我来试一试)在坐标中描出点A(-2,-3)并进行如下平移:(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则点A1点的坐标是;(2)将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则点A2点的坐标是;(3)将点A向右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n,则点An点的坐标是;(4)将点A向左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n´,则点An´点的坐标是;在坐标中描出点A(-2,-3)并进行如下平移:(1)将点A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则点A1点的坐标是;(2)将点A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则点A2点的坐标是;(3)将点A向上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n,则点An点的坐标是;(4)将点A向左下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n´,则点Bn´点的坐标是.4、探索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间的关系课件演示课本例题。总结规律2: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间的关系(1)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原图形上的点(x,y),(x+a,y),向右平移a个单位原图形上的点(x,y),(x-a,y),,向左平移a个单位(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原图形上的点(x,y),(x,y+b),向上平移b个单位原图形上的点(x,y),(x,y-b),向下平移b个单位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否运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三、课堂练习(课件展示)1.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_______。2.有相距5个单位的两点A(-3,a),B(b,4),AB//x轴,则a=___2,b=___。3.如图△ABC中任意一点P(x0,y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1(x0+5,y0+3),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到△A1B1C1。求A1、B1、C1的坐标4.如图与(1)比较,请抢答:图中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坐标分别有了什么变化?(2)(3)中的三角形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图形平移后,点坐标的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小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五、作业P69:T2、T6。[教后反思]: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学习和探索,在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一般性结论,教师在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的同时,引导学生说出坐标变化的特点。在学生掌握了点坐标变化的规律后,进行课堂检测,了解学习效果,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总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变化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