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课件如何配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综合记录,是教师为课堂教学而准备的文本计划,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教案是教师依据其教学计划而精心设计的表达其教学理念、教学意图的教学实施方案。撰写教安是教师备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环节,是教师备课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后输出的过程。教案撰写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有效课堂教学的效益。一份优秀教案是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智慧、教学经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在传统教学中,新教师上岗任教后,首先学习是如何撰写教案,学习方式主要是从教教师那里模仿或抄写,一个模式,一个格式,一代一代相传,最后变成了“克隆式”教案。从新课程实验区的教案撰写来看,的确呈现出具有个性特色、富有创意、体现新课程理念等特色,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穿新鞋走老路”式教案。这种教案貌似有新意,但是缺乏创新,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方法,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可谓有“形”无“神”,缺乏活力。二是“克隆式”教案。为了时髦而时髦,为了新课程而新课程,教师自己不去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而是图省事省力,去抄新课程教学设计或直接下载使用现成的教案。比如,先总结上节课学了什么,然后写本节课要学什么。经常出现诸如“首先”、“然后”、“下面”、“于是”等词语,教案显得拖沓、繁冗,甚至成为流水帐。三是“观摩性”教案。这种教案不是为了自己上课使用而设计,主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计。部分教师集体合作设计出来的“精品”,虽然工整规范,封面漂亮华丽,内容干干净净,却失去了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真实意义。四是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许多经济发达地区误用课件代替教案,或者教案与课件一体化等。从这些现象以看出,如果不能在教案设计上正本清源,就难以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所以我们认为,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教案设计与撰写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课程备课中如何撰写教案呢?我们认为,首先,新课程教师要遵循“爱”、“全”、“活”、“新”四项基本帮派则,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关注教案设计有有效性、实效性,从教学结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三是体现个性化设计,使教案焕发生命活力。教案是建构在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行动蓝图,体现教师的个性特色和精神价值。教师设计出来的教案是最出色的精神作品,是活生生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命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生命活力的计划图。四是要关注系统性、整体性。教案的形成是教师教学智慧、学生智慧的结晶,是课程资源、情境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的最佳组合。在教案设计上,要体现系统性与整体性。撰写新课程教案,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一样,不存在适用于所有课程的固定的、严格的、唯一的模式。新课程教案等待着教师们来开发和创新,形式上不拘一格,最关键是体现教案的“神”,或者说是追求实质。这种实质的内涵就是,教案是不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是不是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不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最好的服务。行动策略●新课程教师要处理好教案与课件的关系。教案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对于一节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件是教案的一部分,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的辅助教案,为我们有效课堂教学带来了便捷、高效、快速的服务。它的优点在于创设教学情境,扩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量。从教师劳动的角度讲,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但是,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真情交流、思维碰撞、心灵呼唤的过程,需要教师撰写的教案是教师“灵魂”的再现,而不是信息技术手段所能代替的。有的教师过于追求课件的动态效果,在小处大做文章,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如某课件在演示中,不断有“火箭”飞过,其目的只是提示“按任意键继续”。所以,教师要认真处理好教案与课件的关系。用计算机编写教案,我们是支持和赞成的,但是教案和课件必须分开设计,不能相互代替,要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