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转化案例与反思连续几年来,我教的小学数学期末统测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困生的成绩总是普遍好。难道我教的学生中没有学困生吗?不是的,有学困生。而且相当多。一提到学困生,谁都头疼,他们基础差,知识缺漏多,新知识学不进去。有人抱怨,有人训斥,也有人采用简单粗暴方法,实际都是“恨铁不成钢”。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情能够理解。但学生学习成绩有差异,这是必然的。而学困生往往影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所以要想方设法注意对学困生的观察和研究,持续采取有力的转化措施,这是每位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必须十分注重的一环。那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呢?一、关心、爱护、尊重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都告诉教师要关心,尊重学困生。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虽然他们对犯错误常表现得不在乎,但内心却常常迸发出要求进步的火花,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揭短。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去爱护每一个学困生,尊重学困生,诚心诚意地协助他们,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增强对老师的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班有个学生叫郭悦,她刚转入我班数学成绩不及格,据观察她基础差又不愿学习,还要面子。了解这些后,在她第一次小测验不及格时我没有当众批评他,也没有要求家长鉴字。相反,我鼓励她说:“你因为基础弱,出现了较多计算的错误,但也反应出你学习新知很认真,这样坚持下去,慢慢就能补充以前的不足。”在她第二次考不及格时,我又说:“这次你完全有水平考及格,仅仅不够细心,不要紧,下次努力。”细心观察,上课时,郭悦总是竖起耳朵,两眼闪闪发光,总想在我面前表现表现,我呢也总是尽量给她创造这样的机会。一段时间后,在期中考试中,他终于如愿地考了79分。我对她说:“你潜力很大,这样努力下去,到期末肯定能突破80分,甚至能超过某某同学,敢不敢和他比一比?”她坚定地点点头。二、培养学习兴趣,树立他们转化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对学困生要以表扬为主,法国教育家卢梭以前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记得苗蕊同学,三年级时成绩较差,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日常更多地注重她,发现她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诚实、热爱集体,优点很多,我就让她当小组长。这样,她和老师接触多了,和好学生接触多了,这使她想把学习搞好。我在班上即时表扬她的这种好想法。利用这个时机,我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学习计划,并指定班长监督,家长即时反馈信息。一套计划实施半个学期,她的学习成绩较以前有所进步,我即时在班会上表扬了她,并告诉成绩差的学生,只要方法对头,再加上学习刻苦,你就不比别人差。后来,他的成绩也一步一步上升。在一次学习交流会上,她这样说道:“是李老师协助我找回了自信,树立了信心,我要加倍努力,争取取到更优秀的成绩”三、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学生成绩差是有原因的,同学间存有差别是客观存有的,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而埋怨学生差,而不从自己的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去考虑,教育心理学说:”教学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态实行教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要使用学困生赶上步伐就得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能不能学进去的问题,这就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教学中对班内的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记忆和思维特点,学习方法等都得有个确切的了解。除了一方面保证好学生吃得饱外还要比别人学多些促动其智力发展外,重要的是对学困生采取一把锁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效地协助他们创造各种情境,使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方法、思想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是共性,故对学困生不能期望过高,要求过高则欲速而不达,容易伤害其自尊心,引起负效应。所以要注意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