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4.7%,作为已是进出口贸易大国的中国贸易摩擦的范围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扩展,从家电、纺织服装转向新兴的钢铁、汽车、通讯设备、化工等产业,面临这一严峻的局势,此论文深入研究新贸易主义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探讨应如何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并对已存在的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项目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仍能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中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影响和对策1.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原因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兴起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贸易保护手段。首先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和德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了美国经济独领风骚的世界格局使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开始燃起;其次,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形成竞争压力。与此同时,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wto要求各成员必须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并没有放弃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从而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出现,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而不断发展。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wto的约束力的反效果两大诱因外,人们对经济增长、环境、资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的重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开始形成。这些都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一定思想基础。2.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贸易的负面影响2.1对我国贸易的负面影响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之际,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自然成为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众矢之的。据商务部统计仅2010年我国外贸额因受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整体比2009年同期下降17.5%,其中出口下降18.8%,进口下降15.8%,贸易顺差减少30.6%,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造成的巨大影响已不容忽视。2.1.1中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从世界反倾销的对象来说,中国居第一位,为356起。2005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总计升至651次,最终被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数为139次,占世界比重的32.32%。2008年世界上是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甚至达到34%。可见中国不仅是“反倾销”的重灾区,且情况越演越烈。从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类别看,主要涉及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塑橡胶及制品、纺织材料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机电设备以及家具等,占调查案例的78%以上,占实施反倾销案例的84%以上。2.1.2中国遭遇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据商务部报道,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每年我国受技术贸易壁垒所造成的贸易损失达到200亿美元左右。因技术贸易壁垒我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封杀。发达国家保护国内经济的手段越来越苛刻,使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成本逐年增加,从而削弱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抽样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分别比2000年上升5个和14个百分点,从一般的初级产品到高新技术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技术壁垒的影响。其中,食品土畜产受损最为严重,近90%的食品土畜类出口企业受限。另外,有70.6%的医保企业、67.2%的纺织企业和60.1%的五矿化工企业受到了技术壁垒的影响;①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技术壁垒影响而退出国外市场。2.1.3中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损害绿色环保”指令成为新锐。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欧盟25国2005年8月13日实施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即简称为“双绿”指令。这“双绿”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家电出口欧盟,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的专家预计,这两个指令都严重影响我国约2/3的机电产品的出口。2.2预测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贸易的影响2.2.1新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恶化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贸出口国,对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