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比一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上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读写并理解其意思;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小组合作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实物,进行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这些实际活动,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对结果的流利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同学们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一)师:大家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生: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老师出示课本5-6页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等字。二、探究新知(一)长短比较1.完整表达对物体“长短”的比较①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师:大家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提醒学生先思考再举手,回答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样性)②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2.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①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②请位小朋友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是怎样比较铅笔长短的?③师总结:大家觉得他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应说到:比较的时候,两支铅笔的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3.掌握“一样长”的概念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一样长)(二)高矮的比较1.比一比两人的高矮。①师: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小华和小明两个人,谁高?谁矮?(学生举手回答,注意学生答语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样性)②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再比。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③师总结:比身高应该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比。跟长短的比较一样,在比较的时候,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④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2.小组活动。内容:前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在反馈时,得到3种方法,A、两两相比;B、一个人和3个人依次相比;C、站一排相比。(三)大小的比较大小的比较多媒体出示不同大小的2个皮球。教师:谁大谁小?有什么办法可以比出来?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2个皮球。教师小结:在桌面上一比,小球没有大球高,也没有大球宽。(四)多少的比较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第6页“多少的比较”第一幅图(苹果和梨)。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苹果多,梨子少的?2.花盆的个数和小树的棵数怎么比的呢?教师强调::一个花盆放一棵树,刚好放完,所以花盆的个数与小树的棵数同样多。三、课堂练习1.基础练习教科书第6页“课堂活动”,先思考,再回答。说说比的方法。2.综合练习(1)比一比,哪条线长?哪条线短?(2)把3块同样的糖分别放入3个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3.开放练习(1)同桌的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文具,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大小和多少。(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进行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